城市、大学、专业、就业、行业、职业的就业综合规划与志愿决策影响维度排序技巧
新高考志愿填报中以“专业(类)+学校”为志愿单位的志愿格和以“院校专业组”为志愿单位的志愿格所形成的志愿表,涉及以下六个维度:
(1)城市:大学生活、学习的城市,潜在的未来工作、生活城市。
(2)大学:本科阶段的大学,是潜在的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大学,同时构成了求职阶段的本科教育经历背景或研究生申请阶段的本科教育品牌背景。
(3)专业:大学的学习内容,是考生就业的专业能力背景和研究生深造的发展方向与起点。
(4)就业:获得工作岗位,成为创造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一员。
(5)行业:工作岗位和工作内容从属的产业类别。
(6)职业:工作岗位在具体行业中的工作属性和发展属性。
考生在新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填写的每一个志愿单位都和这六个维度相关联,每个志愿格之间的排序方式和设计技巧也和这六个维度高度关联。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这六个维度彼此间的关系。
1.影响志愿选择的直接关联与间接关联维度(如表5-10)
表5-10 影响志愿选择的直接与间接关联维度
从表5-10可以看出,新高考志愿表中的每一个志愿格,都有可能决定考生被哪个大学的哪个具体专业录取。大学和所在城市是直接关系,所以这里需要注意所选大学的所在地,比如中山大学有广州、深圳和珠海三个校区,其中广州校区为中山大学肇源地,也是学校办学历史最悠久的校区,如果考生希望更多地感受百年名校的历史感,中山大学广州校区的相关专业就是首选;而深圳是中国最具创新精神的新兴城市代表,如果考生希望体验改革开放的特区风采、感受电子信息产业大本营的风貌,那么选择中山大学作为自己的志愿时,就可以优先考虑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开设的相关专业;珠海市作为我国改革开放最早的五个特区之一,同时也是南方知名的旅游城市,城市的生活气息与滨海风貌都十分引人入胜,如果考生希望在大学四年的生活中深切体验这座海滨城市的浪漫,那么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就是首选。
同时,就读大学的城市所在地往往会成为考生就业的参选城市或首要参选城市。而同一所大学不同校区的专业设置各有差异,因此专业关联的就业情况和就业后的行业、职业发展情况,也将影响考生的选择。
从这一层面上来看,广州作为广东的省会城市,教育、医疗资源和就业岗位都十分丰富,城市既拥有历史底蕴又富有现代气息。深圳有着中国最多的民营上市企业和知名科技公司,高薪岗位众多,在城市活力和天气气候方面又优于广州。珠海作为珠三角三大名城中GDP最低的城市,虽然也有格力等知名上市企业,但全国竞争力的企业和行业数量少于广州、深圳,不过从居家成本来言,珠海的租房成本、购房成本为三个城市中最低的,且珠海拥有自己独立的机场,又是知名的宜居城市,很适合安家。
综上,在考生的高考分数和位次能够将中山大学视为可选目标时,对志愿格里的专业选择考量,就要考虑以上各维度的影响,这些影响会辐射考生未来的人生。这个时候,就需要思考以上各维度的排序设计,以实现考生和家长意愿的最优安排。
2.影响志愿选择的显性与隐性决策维度(如表5-11)
表5-11 影响志愿选择的显性与隐性决策维度
从表5-10和表5-11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志愿选择的关键就是通过大学、城市、专业、行业、就业、职业这六个决策维度,实现特定考试分数和全省位次条件下的最优选择。六个决策维度对应的志愿意愿内核见表5-12,考生高考成绩的全省位次区间与六个维度的选择关系见表5-13。
表5-12 不同位次考生对应的志愿意愿内核
表5-13 考生高考成绩的全省位次区间与六个维度的选择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