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类——体育类专业招生下的新特点及应对方案

(四)体育类——体育类专业招生下的新特点及应对方案

体育类主要指教育学门类下设的体育学类专业(包括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康复和休闲体育等)。此外,还包括管理学门类下的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有些高校还开设了新闻学专业(体育新闻方向)。

报考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休闲体育等专业的考生,除了要参加高考文化课考试外,一般还要参加所在省(区、市)组织的体育类专业考试并取得合格成绩。这些专业一般在提前批进行录取,但有些省份也会单设一个招录类别,因此填报体育类志愿一定要阅读本地当年的招生工作规定。同样以北京和山东2020年的体育类招生录取为例:北京市安排在本科提前批进行录取;山东省将体育类单设录取类别,分提前批(顺序志愿)和常规批(专业类+学校平行志愿)进行录取。

报考运动人体科学、体育经济与管理、新闻学(体育新闻方向)等专业的考生,一般不必参加体育专业考试和面试,但须具备一定的体育运动基础。运动人体科学、公共事业管理(体育管理方向)、新闻学(体育新闻方向)等专业的录取执行本科普通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院专业实行“文化考试+体育专线考试”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单独招生。文化课考试一般在当年4月18日和19日进行,只考语数外和政治。体育单独招生由各院校根据考生的文化成绩和体育专项成绩以3∶7的比例计算综合成绩,采用顺序志愿投档。被体育单独招生录取后,考生不能再参加普通高考和高水平运动队的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