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篇

(一)北京篇

1.招录情况分析:批次分数线与录取分数线的变化

(1)历年招录情况及2020年招录分析。

2016—2020年,北京的招录批次出现了两次变化:第一次是在2017年,本科二批、本科三批统一合并为本科二批进行招生;第二次是在2019年,为适应新高考,将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合并为本科批。(见表2-18)2020年北京的招录批次与2019年相同,考生在选择院校以及专业时,需要结合过往所在批次及分数进行判断,防止出现高分低就的情况。表2-19为2017—2019年北京各批次招生录取人数及录取率。

表2-18 2016—2020年北京高校招生各批次变化历程

表2-19 2017—2019年北京各批次招生录取人数及录取率

(2)历年批次分数及位次变化。

表2-20为2016—2019年北京各批次录取分数线及位次(文科),表2-21为2016—2019年北京各批次录取分数线及位次(理科)。

表2-20 2016—2019年北京各批次录取分数线及位次(文科)

表2-21 2016—2019年北京各批次录取分数线及位次(理科)

(3)分析预测。

根据北京历年各批次招录分数及位次数据变化(历年本科批次文科招录的最末位次范围为9000~9500,理科招录的最末位次范围为27000~29000)、历年计划招生人数,以及各批次招生数量所呈现出的微上升趋势,预计2020年各高校在北京的本科批次招录的最末位次将在36000~38500。考生和家长需重点关注各高校在北京计划招生人数和高考实考人数这两项数据的变化,这两项数据会最终影响招录位次情况。

2.招录数据变化:历年不同类别高校招录位次情况及分析

(1)部分高校历年招录数据一览。

在过往文理分科模式下,虽然录取分数受命题难度、报考人数以及分数分布等因素影响会出现波动,但由于头部高校计划招生人数趋于稳定,因此,每年的录取位次也基本稳定在一个固定的区间。例如,武汉大学2017—2019年在北京的录取位次,文科在480~630,理科在1900~2100。

表2-22为2017—2019年部分“双一流”高校在北京的录取分数线及位次(文科),表2-23为2017—2019年部分“双一流”高校在北京的录取分数线及位次(理科),表2-24为2017—2019年普通本科批次部分高校在北京的录取分数线及位次(文科),表2-25为2017—2019年普通本科批次部分高校在北京的录取分数线及位次(理科)。

表2-22 2017—2019年部分“双一流”高校在北京的录取分数线及位次(文科)

表2-23 2017—2019年部分“双一流”高校在北京的录取分数线及位次(理科)

表2-24 2017—2019年普通本科批次部分高校在北京的录取分数线及位次(文科)

续表

表2-25 2017—2019年普通本科批次部分高校在北京的录取分数线及位次(理科)

(2)应对策略。

新高考模式下,不再区分文理科,而是在全市范围内按照考生成绩拉通排名,考虑文理分科变成20种科目组合带来的影响,在计划招生人数不发生太大变化的情况下,头部高校的录取位次与往年相比不会发生太大变化,可以将这些高校往年文理科位次之和作为其今年录取位次情况的参照。另外,由于考试科目的重组,其余高校的录取位次可能出现比之前降低的情况。因此,在实际的志愿填报中,最好将过往连续三年的录取位次数据作为参照,同时结合今年的报考热度、选考人数、考生自我兴趣与职业发展等情况进行综合判断,避免因追随热门或者冷门专业而造成高分低就的情况。

3.选科数据:考生选科与高校选科要求的比对分析

根据《2020年拟在京招生普通高校本科专业选考科目要求》(以下简称《2020北京选考科目要求》),2020年拟在北京招生的615所本科院校(军队院校除外),涵盖了116所“211”高校中的108所(2231个专业)、39所“985”高校中的38所(1057个专业,不含国防科技大学),以及全部的C9高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共计6117条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

表2-26为《2020北京选考科目要求》基本情况及专业覆盖率;表2-27为2020年北京各选考科目实际选考人数占比;图2-4为20种科目组合在《北京2020选考科目要求》中的专业覆盖率。

表2-26 《2020北京选考科目要求》基本情况及专业覆盖率

分析:近半专业不限选考科目;近三成专业规定必考物理;规定两门或三门必考的专业仅占4.6%(283个专业);单科专业覆盖率中,仍是物理(89.3%)和化学(62.1%)领跑。

受两门和三门必考要求的影响,单科科目的专业覆盖率有所下降,物理覆盖率低于90%,但依旧是单科的专业覆盖率的第一名,超出第二名化学近30个百分点;除了物理和化学,其他四科的专业覆盖率均不足60%;文三科(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的专业覆盖率平均值接近50%,比传统文科的专业选择范围更广一些。

表2-27 2020年北京各选考科目实际选考人数占比

分析:从目前考生选科情况来看,选地理科目的人数相对较多,根据地理在选考科目中的占比,其在专业的选择上的竞争相对较大;物理的选择人数相对较少,根据物理在选考科目中的占比,其在专业选择上的竞争相对小。

图2-4 20种科目组合在《2020北京选考科目要求》中的专业覆盖率

分析:①包含物理的科目组合,在全部高校专业覆盖率为91%~97%,在一流大学以及一流学科大学专业中的平均覆盖率为90%~97%,为专业覆盖率第一梯队;②除物理外,包含有化学的科目组合,在全部高校专业覆盖率为62%~65%,在一流大学以及一流学科大学专业中的平均覆盖率为55%~57%,属于专业覆盖率第二梯队;③除物理及化学,包含有生物的科目组合,在全部高校专业中的覆盖率为57%~58%,在一流大学以及一流学科大学专业中的平均覆盖率为46%~48%,属于专业覆盖率第三梯队;④“历政地”这一传统文科组合的专业覆盖率为50.48%,在一流大学以及一流学科大学中的专业平均覆盖率为39.95%。

应对策略:从各选考科目组合的专业覆盖率来看,“物化生”这一传统理科组合的专业覆盖率排名第一,可覆盖96.75%的专业,可填报的专业非常多,志愿填报难度相对较小;但因为选择面较广,有可能发生漏报可填专业的情况,在志愿填报时应多加留意。

而传统文科组合“历政地”的专业覆盖率排名倒数第一,为50.48%,在一流大学中的专业覆盖率更是仅有34.87%,填报志愿的难度相对较大,很可能发生有喜欢的专业却因选考科目受限而不能填报的情况。

综合上述两种情况,在志愿填报时,一定要根据自己选考科目组合的专业覆盖率情况,仔细确定可填报的志愿范围,做到不少填、不漏填、不错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