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认知与就业规划认知技巧

(三)行业认知与就业规划认知技巧

专业和就业强相关,就业方向又与就业行业的发展强相关。因此,专业选择的实质就是考生未来的就业选择,未来就业的选择,又是对就业行业的一种选择。因此,弄清楚填报专业和就业行业之间的关联,了解不同就业的行业之间的差异,是新高考志愿填报的关键环节之一。

目前,我国虽然已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广泛而深入地参与了各行各业的市场分工,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体量的逐年增长,中国本土就业市场和各行业的发展情况,依旧是绝大多数考生进行专业选择和就业规划的重要参考,因为绝大多数中国大学生毕业后是在国内工作。因此考生和家长有必要对我国各行业的发展属性、就业要求和职业成长空间进行深入的了解。

在这里,笔者将对中国大学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进行归类,便于考生和家长更加地清晰了解不同行业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属性区间,做好就业方向的选择。

1.第一类:公共事务管理型行业的岗位(财政全额拨款类岗位)

本类岗位又称为公务员岗位,岗位收入来源全部为财政支出。本类岗位有三个特点:行业从业时间长、职业升迁路径长、求职和入职周期长。这三个原因,决定了成为公共事务管理行业的从业者有着标准的进入流程,有着相对稳定的岗位工作要求和明确的职业晋升通道,有持续的会延续到退休的职业工作时长。

这类岗位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1)有相对明确且较高的进入门槛。

这对降低后续发展竞争并确定过往的学业优势有积极而长久的作用。

(2)有相对较长的从业时间和职业发展周期。

这对于从业者更好地掌握职业技能、理解行业特征、掌握工作经验有累加效应。也就是从业时间越长、从业能力越强,越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并放大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或人际资源。

(3)有较多且漫长的职业发展阶梯。

能够满足这一条件的就业岗位或职业,都必须要有稳定而长期的行业不可替代价值,有着相对较大的从业人群规模和规范持续的晋升规则。对于从业者而言,可以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出清晰而明确的规划,并对个人的成长状态有清晰的判断标准,同时借助明确的晋升规则,有效地为职业发展做准备。另外,因为有晋升的发展阶梯,职业成长带来的经济收入和社会价值也将不断提升,并得到对应的职业成就感。

世界五百强企业、一些发展良好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岗位,也满足以上三个条件,这些职业与企业也是众多大学毕业生求职的首选。

未来可能在公共事务管理行业从业的考生们,应该了解该行业的三个重要就业属性。

(1)进入门槛和招录要求。

不同的公务员岗位对校招、选调要求和考试入围要求各不相同。因此报考专业的时候要提前了解,做好专业选择和学涯规划。

(2)从业城市和单位属性。

不同公务员岗位的就业城市和就业单位层级、属性各有不同,这些不同,也会对考生未来的职业起点、家庭组建、人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提前规划、设计、了解这些内容,对于考生和家长来说都至关重要。

(3)岗位特征和发展路径。

不同的公务员岗位,对从业能力和专业背景的要求也各不一样,同时晋升的方式和参考体系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在志愿填报过程中能够提前做好规划,对于考生进入这些岗位及日后发展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2]

2.第二类:公共服务运营型行业的岗位

本类型的行业的岗位主要包括部分事业单位岗位、政务管理单位岗位、与城市基础运营相关的企业的岗位等。这类工作岗位有以下三个特征:

(1)岗位薪酬由政府财政收入支出和市场化营业收入共同组成。

这类就业岗位即有行政管理属性的部分特征,又有市场化发展的属性特征,因此就业人员的职业发展既处于清晰而规范的发展通道,又有多元化职业发展的可能。

(2)专业属性更加明显,专业纵深发展能力要求更高。

(3)晋升通道和职业发展空间受就业单位的属性和规模影响较大。

3.第三类:政府主导型行业的岗位

本类型的行业的岗位主要从属于服务国计民生和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国有企业,有行政管理、企业经营、技术研发与技术制造等多重方向的岗位或交错型岗位。

因为涉及国计民生和国家发展战略,所以此类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指导或支持,因此企业的经营成果沉淀优良、企业发展历程悠久,相关就业岗位具有以下特征:

(1)分工更加细致,岗位薪酬来自市场化营业收入。

(2)个人职业发展和评价的维度更加多元化,个人职业发展的变迁弹性更大。

(3)个人职业发展受所在企业经营成效、单位层级属性和外部市场化产业机构的影响较大。

4.第四类:市场主导型行业的岗位

本类型的行业的岗位薪酬均来自市场化营业收入,从业属性均带有企业经营属性,只是不同企业的经营维度和方向不同。本类型的行业的岗位,从企业属性而言有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等。

此类岗位的职业发展机会与企业的经营成效、发展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很多考生对这类行业的专业要求和发展情况有很高的关注度,尤其是对近几年快速发展的行业,比如互联网行业、通信行业、软件行业等,这和考生日常接触到的各类新闻报道或者人物传记有密切关系。还有一个较大的原因,就是考生接触到的这类行业的典型人物,存在明显的“幸存者偏差”(指只能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所以导致考生有认知偏差。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类行业里进行岗位选择、职业规划和个人成长规划,是非常重要的,考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从业能力方面的特长,以及考生对个人职业发展路径的清晰认识,对于考生的职业发展和生涯发展有较大的影响和关联。

这类行业岗位的主要特点也很明显:

(1)行业发展差异直接关系到考生就业后十年内的经济收入水平、工作环境和职业能力的成长速度。

(2)行业兴衰周期直接关系到考生未来在本行业的职业发展时长和路径宽窄。

(3)考生的学业起点和专业背景对就业有直接影响。

(4)考生的就业企业,对考生五年内的职业发展有直接影响。

此外,考生对大学、专业、城市的不同选择,都会影响考生未来在本类岗位中的就业情况,因此综合各方面因素进行志愿填报非常重要,对考试志愿进行个性化的分析和设计也特别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