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批次变化
结合新高考的实际招生以及录取方式的变化,各省(区、市)都将对过往招录批次进行调整。目前实行新高考政策的地区,基本都参考浙江模式和上海模式。
1.浙江模式
浙江在2017年开始实施分段录取,在招生批次上不再设严格意义上的本科批次以及专科批次,而是划分为3段进行“专业(类)+院校”模式的录取。表2-4为浙江(普通类)2008年至今录取批次变化历程。
表2-4 浙江(普通类)2008年至今录取批次变化历程
浙江模式投档规则(见图2-1)如下:将所有考生按照高考成绩(包含政策加分)进行全省的位次排序,并划分成3段,目前浙江设定的划段比例为20%、60%、90%。先是处于第一段(前20%)的考生进行志愿填报,各大院校根据招生计划和分数进行录取。第一段的考生录取完毕后,由教育考试院重新整理新的招生计划并公布,第一段未被录取以及第二段的考生再进行志愿填报,依次类推。最后,教育考试院会公布征集志愿的方案以供未被录取的考生选择。
图2-1 浙江模式投档规则
2.上海模式
上海(普通类)2009年至今录取批次变化历程见表2-5。
表2-5 上海(普通类)2009年至今录取批次变化历程
上海2017年开始实施新高考下的分批录取,主要分为本科、高职(专科)两个阶段,均不分文理科。
首先,本科普通批志愿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共设置24个平行志愿,24个平行志愿可以填满,也可以只填一部分,每个院校专业组内的专业(专业类)选科要求必须相同。考生填报时除要查看高校招生章程,还必须填写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录取工作设置为1次正常投档,2次征求志愿投档。第一次征求志愿是在正常投档录取结束后填报,第二次征求志愿是在第一次征求志愿后填报。第二次征求志愿时,高校可以根据情况申请降分录取,降分录取给分数线下的同学提供了一定的被录取机会。
其次,高校可依据自身情况设置一个或多个专业志愿组,提供给考生进行选择填报,考生选考科目情况必须符合高校发布的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才可填报相应的专业(专业类)志愿。每个专业组内最多能选4个专业进行填报(这就要求考生多看高校的招生章程,搞清楚录取规则非常重要,千万不能忽视)。理论上讲,在一个专业组内,最多只有4次被录取的机会,一旦被退档,机会就减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