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案例分析

(三)案例分析

分数高就是任性!高同学的高考成绩是658分,有较多的名校一流专业可供选择。但高同学专业意愿非常强烈且单一,非计算机类不读,非一流大学不报。看得出来,高同学非常喜欢浙江大学和武汉大学这两所学校,从志愿表的头部位置来看,只要能进浙江大学,学习计算机类或者相近的数学类专业都可以,其次是武汉大学。

排除掉浙江大学和武汉大学,高同学更想被其他大学的计算机类专业录取。他根据历年录取情况,从高到低依次排列了在位次附近有可能被录取的计算机类专业。如果不能被这些高校的计算机类专业录取,再按照意愿程度填报他们的数学类专业。通过巧妙安排,高同学最终如愿以偿地被四川大学的计算机类专业录取。

高同学的例子让我们大概感受到了“专业(类)+学校”平行志愿的优势,这种填报和投档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考生的专业要求。而在院校平行志愿或者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的模式下,高同学则有可能因为计算机类专业之后的选择或者专业调剂被其他专业录取。

同时,“专业(类)+学校”平行志愿在填报上也比其他两种模式更加灵活。如果高校意愿强烈,考生可以连续填报某高校的不同专业;如果专业意愿强烈,也可以连续填报不同高校的相同专业;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把不同高校和不同专业交叉排列,提高志愿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