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天津篇
1.招录情况分析:批次分数线与录取分数线变化
(1)历年招录情况及2020年招录分析。
2016—2020年,天津的招录批次出现了三次变化:第一次是在2017年,本科二批、本科三批统一合并为本科二批;第二次是在2019年,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合并为本科批;第三次是在2020年,为适应新高考,将本科批下的提前批以及普通本科批分为A、B阶段。因此,考生需要结合过往高校及专业的招生情况及批次,判断应如何填报志愿。表2-28为2016—2020年天津高校招生各批次变化历程,表2-29为2017—2019年天津本科批招生录取人数及录取率。
表2-28 2016—2020年天津高校招生各批次变化历程
表2-29 2017—2019年天津本科批招生录取人数及录取率情况
(2)历年批次分数及位次变化。
表2-30为2016—2019年天津各批次录取分数线及位次(文科),表2-31为2016—2019年天津各批次录取分数线及位次(理科)。
表2-30 2016—2019年天津各批次录取分数线及位次(文科)
表2-31 2016—2019年天津各批次录取分数线及位次(理科)
(3)分析预测。
根据天津历年各批次招录分数及位次数据变化(历年本科批次文科招录的最末位次范围为9500~10500,理科招录的最末位次范围为30400~30700),在计划招生人数没有太大变化的前提下,预计2020年各高校在天津的本科批次招录的最末位次将在39900~41200。考生和家长需重点关注各高校在天津计划招生人数和高考实考人数这两项数据的变化,这两项数据会最终影响招录位次情况。
2.招录数据变化:历年不同类别高校招录位次情况及分析
(1)部分高校历年招录数据一览。
在过往文理分科模式下,虽然录取分数受命题难度、报考人数以及分数分布等因素影响会出现波动,但由于头部高校计划招生人数趋于稳定,因此,每年的录取位次也基本稳定在一个固定区间。例如,武汉大学2017—2019年在天津的录取位次,文科在310~370,理科在1600~1750。
表2-32为2017—2019年部分“双一流”高校在天津的录取分数线及位次(文科);表2-33为2017—2019年部分“双一流”高校在天津的录取分数线及位次(理科);表2-34为2017—2019年普通本科批次部分高校在天津的录取分数线及位次(文科);表2-35为2017—2019年普通本科批次部分高校在天津的录取分数线及位次(理科)。
表2-32 2017—2019年部分“双一流”高校在天津的录取分数线及位次(文科)
表2-33 2017—2019年部分“双一流”高校在天津的录取分数线及位次(理科)
表2-34 2017—2019年普通本科批次部分高校在天津的录取分数线及位次(文科)
续表
表2-35 2017—2019年普通本科批次部分高校在天津的录取分数线及位次(理科)
(2)应对策略。
新高考模式下,不再区分文理科,而是在全市范围内按照考生成绩拉通排名,考虑文理分科变成20种科目组合带来的影响,在计划招生人数不发生太大变化的情况下,头部高校的录取位次与往年相比不会发生太大变化,可以将这些高校往年文理科位次之和作为其今年录取位次情况的参照。另外,由于考试科目的重组,其余高校的录取位次可能出现比之前降低的情况。因此,在实际的志愿填报中,最好将过往连续三年的录取位次数据作为参照,同时结合今年的报考热度、选考人数、考生自我兴趣与职业发展等情况进行综合判断,避免因追随热门或者冷门专业而造成高分低就的情况。
3.选科数据:考生选考与高校选科要求对比分析
《2020年拟在津招生普通高校本科专业选考科目要求》(以下简称《2020天津选考科目要求》)中涉及的总专业数为11216个,其中无选科要求的有4706个,有一科选科要求的有10785个,有两科选科要求的有400个,有三科选科要求的有27个。
表2-36为《2020天津选考科目要求》中各科目可报考专业情况,表2-37为2020年天津各选考科目选考人数情况。图2-5为20种科目组合在《2020天津选考科目要求》中的专业覆盖率。
表2-36 《2020天津选考科目要求》中各科目可报考专业情况
表2-37 2020年天津各选考科目选考人数情况
分析:①物理选科人数25308,相对于以往3.8万的理科生总数,说明有近1.3万名传统的理科生放弃了物理科目,选考人数的减少,根据物理在选考科目中的占比,其在专业选择上更有优势;②历史选科人数25099,相对于以往1.8万的文科生总数,说明至少有7000多名理科生选择了此科目,地理选科人数29673,相对于以往1.8万的文科生总数,说明至少有1.1万名理科生选择了此科目,选考这两科的人数增加。
图2-5 20种科目组合在《2020天津选考科目要求》中的覆盖率
分析:①包含物理的科目组合,在全部高校专业覆盖率为92%~97%,在一流大学以及一流学科大学专业中的平均覆盖率为91%~97%,属于专业覆盖率第一梯队,专业的选择空间较大;②除物理,包含有化学的科目组合,在全部高校专业覆盖率为62%~64%,在一流大学以及一流学科大学专业中的平均覆盖率为55%~56%,属于专业覆盖率第二梯队,比第一梯队能填报的专业少一些;③除物理及化学,包含有生物的科目组合,在全部高校专业中的覆盖率为56%~57%,在一流大学以及一流学科大学专业中的平均覆盖率为44%~45%,属于专业覆盖率第三梯队,可以填报近一半的专业;④“历政地”这一传统文科组合的专业覆盖率为47.71%,在一流大学以及一流学科大学中的专业平均覆盖率为37.46%。
应对策略:从各选考科目组合的专业覆盖率来看,“物化生”这一传统理科组合的专业覆盖率排名第一,可覆盖97.18%的专业,志愿填报难度相对较小;但因为选择面较广,有可能发生漏报可填专业的情况,在志愿填报时应多加留意。
而传统文科组合“历政地”的专业覆盖率排名倒数第一,为47.71%,在一流大学中的专业覆盖率更是仅有35.53%,填报志愿的难度相对较大,很可能发生有喜欢的专业却因选考科目受限而不能填报的情况。
综合上述两种情况,在志愿填报时,一定要根据自己选考科目组合的专业覆盖率情况,仔细确定可填报的志愿范围,做到不少填、不漏填、不错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