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排名

(一)高校排名

1.常见的高校综合实力排名

国内外现有的高校的综合实力排名,一般是由各评级机构从高校本身的师资力量、学术水平和人才培养体系和就业生质量等层面出发,对其办学情况做综合性的评估。通过这些各式各样的高校排名,社会大众可以直观了解一所高校的办学水平。

然而,由于不同的评级机构在进行高校综合实力排名时所采用的指标体系不同,使得不同的排名之间往往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将国际上权威性比较高的QS世界大学排名和U.S.News世界大学排名来做对比,就会发现:2020年,清华大学在前者中位列第16,在后者中却位列第36。

那么这两种排名的参考指标及权重占比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呢?QS世界大学排名有6项指标,U.S.News世界大学排名有13项指标,各自的指标详情及权重占比情况见表9-1和表9-2。

表9-1 QS世界大学排名的参考指标及权重占比

表9-2 U.S.News世界大学排名的参考指标及权重占比

续表

从表9-1和表9-2可以看出,U.S.News世界大学排名更关注高校的学术水准,QS世界大学排名则把更多的指标权重给了同行评价、雇主评价、师生比例和国际师生比例这几个指标。作为世界上最受关注的大学排行榜之一,QS世界大学排名数据虽然被广泛引用,却也常常因过多的主观指标和商业化指标而遭到批评。此外,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许多高校的分项数据存在缺失情况,那么在此基础上的拉通排名,就很难反映出一些高校的真实实力。

进入21世纪后,中国高校的综合实力已经有了较大的提升。在此背景下,对中国高校进行排名,是否还要参照国际上的固有标准,就成了我们需要审慎考虑的问题。

此外,我们还需要思考:评价一所大学,难道只能从学术水平、师资力量、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入手吗?

有没有一种能够反映出各高校在考生心目中真实位置的排名呢?

如果存在这样一种排名,它的具体参考指标和计算依据又是什么?

2.中国大学高考录取综合位次排名2019(独家数据)

基于对以上问题的思考,我们研究出了一套更贴近考生和家长视角的排名系统——中国大学高考录取综合位次排名2019。

中国大学高考录取综合位次排名2019以考生报考数和高校招录数两项大数据为依托,综合参考了2019年全国600多万考生的成绩、位次、志愿填写情况,以及全国2000多所高校的录取详情,将全国考生的报考次序与高校录取位次对标,客观反映了各高校的报考热度以及各高校在全国考生心目中的排名情况,可以为考生的志愿填报提供更为精准的“情报”。鉴于数据量过于庞大,表9-3仅列出了中国大学高考录取综合位次排名2019的部分内容。(要获取完整表单,可关注微信公众号“致愿填报”,点击“填报神器”查看详情)

表9-3 中国大学高考录取综合位次排名2019(节选)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