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39] 第三章货币或商品流通
(1)价值尺度
(第55页)[37]〈(1)〉金的第一个职能是为商品世界提供表现价值的材料,或者说,是把商品价值表现为同名的量,使它们在质的方面相同,在量的方面可以比较。因此,金执行一般的价值尺度的职能。首先只是由于这个职能,金这个特殊的等价商品才成为货币。
〈(2)〉++它们能共同用一个特殊的商品来计量自己的价值
(第55、56页)[38]〈(4)〉商品在金上的价值表现——x量商品=y量货币商品——是商品的货币形式或它的价格。但是,由于现在的前提是,先前的历史过程已经使一个分离出来的商品即金获得了社会公认的等价商品的性质,已经把这个商品变成货币,所以,只要有这一独立于其它商品的等式系列的单个等式就够了。一般相对价值形式现在具有了简单的相对价值形式的最初形态。
(第56页)[39]〈(5)〉货币商品并没有价格。
〈(6)〉对货币商品来说,这个系列一直社会地存在着,而且存在于商品价格中。
〈(7)〉省略。
〈(8)〉商品的价值只存在于它们自身的物体中。铁、麻布、谷物等等所以是价值,是因为在它们的生产中耗费了人类劳动力。但是,它们的价值并没有在它们的现实中,没有在它们的物体中表现出来。因此,价值在感觉上表现出来的相对形式,只是一种观念的、想象的形式,因为它是与它们的价值的现实存在不同的形式。此外,适用于相对价值形式的,也适用于价格。只要铁、麻布、谷物等等代表一定量的金,它们在价格中就具有价值形态。金是在感觉上与它们不同的物品。在它们的价格本身中,它们与作为另一种物品的金发生关系,而这种物品是它们的价值等同物。因此,它们通过表现为金的等同物而表现为价值。
(第57、58页)[40]〈(9)〉每一个商品监护人都知道:当他给予商品价值以价格形式或想象的金的形式时,他远没有把自己的商品转化为金,而为了用金估量数百万的商品价值,他不需要丝毫实在的金。因此,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只是想象的、观念的货币。这种情况引起了种种最荒谬的学说(注52。见《政治经济学批判》,《关于货币计量单位的学说》,第53页及以下各页[41]。)但是,尽管货币或只是想象的金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但是价格完全取决于实在的货币材料。例如,一吨铁所包含的价值,即人类劳动量,是通过想象中耗费等量劳动的货币商品量表现出来的。所以,一吨铁的价值,根据充当价值尺度的是金、银还是铜,就具有完全不同的价格表现,或者说,它在金、银或铜的完全不同的数量中表现出来。
《政治经济学批判》第52、55页。[42]
〈(10)〉因此,如果两种不同的商品,例如金和银,同时充当价值尺度,一切商品就会有两种不同的价格表现,即金价格和银价格;只要金和银的价值比例不变,例如总是1∶15,那么这两种价格就可以安然存在。但是,这种价值比例的任何变动,都会扰乱商品的金价格和银价格之间的比例,这就在事实上证明,价值尺度的二重化是同价值尺度的职能相矛盾的。(注。《政治经济学批判》第52、53页[43]。)
[40]〈(11)〉(第58页)[44]在这里,a、b、c代表商品A,B,C的一定量,x,z,y代表金的一定量。
〈(12)〉各种商品的价值作为同一物品即金的同名的量或不同的数量互相比较,互相计量,这样在技术上就有必要把某一固定的金量作为计量单位。这个计量单位本身通过进一步分成等分而发展成为标准。金、银、铜在变成货币以前,在它们的金属重量中就有这种标准,例如,以磅为计量单位,磅一方面分成盎斯,另一方面又合成担等等。(注。关于一盎斯金的划分。〈(13)〉《政治经济学批判》第47页[45]注1。)因此,在一切金属的流通中,原有的重量标准的名称,也是最初的货币标准的名称。
〈(14)〉(第59页)[46]作为价值尺度和作为价格标准,货币执行着两种完全不同的职能。作为人类劳动的社会化身,它是价值尺度;作为规定的金属重量,它是价格标准。作为价值尺度,它用来使形形色色的商品的价值变为价格,变为想象的金量;作为价格标准,它用固定的并分成等分的金量来计量这些不同的金量。价值尺度是用来计量作为价值的商品,相反,价格标准只是用一个金量计量各种不同的金量,而不是用一个金量的重量计量另一个金量的价值。要使金充当价格标准,必须把一定重量的金固定为计量单位。在这里,正如在其他一切同名量的尺度规定中一样,尺度比例的固定性有决定的意义。因此,计量单位和它的划分越是不变,价格标准就越是能更好地执行自己的职能。金能够充当价值尺度,只是因为它本身是劳动产品,因而是潜在可变的价值。注:在英国的关于货币制度的著作中,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这两个概念极为混乱。“价格标准(standard of value)”这个词时而是这种意思,时而是那种意思,互相混淆。
〈(15)〉首先很明显,金的价值变动丝毫不会妨碍金执行价格标准的职能。不论金的价值怎样变动,不同的金量之间的价值比例总是不变。哪怕金的价值跌落1000%,12盎斯金的价值仍然是1盎斯金的12倍,在价格上问题只在于不同金量彼此之间的比例。另一方面,1盎斯金决不会因为它的价值涨落而改变它的重量,也不会因而改变它的等分的重量,所以,不论金的价值怎样变动,金作为固定的价格标准总是起同样的作用。(《政治经济学批判》第48页[47])
〈(16)〉(第59页)[48]同某一商品的价值由任何别一个商品的使用价值来表现一样,商品用金来估价也只是以下面一点为前提:在一定时间内生产一定量的金要耗费一定量的劳动。至于商品价格的变动,前面阐述的简单相对价值的规律也是适用的。
〈(17)〉(第56页)[49]当金的价值保持不变时,商品价格的普遍提高表明商品价值的提高;当商品价值保持不变时,商品价格的普遍提高表明金的价值的降低。相反,当金的价值保持不变时,商品价格的普遍降低表明商品价值的降低;当商品价值不变时,商品价格的普遍降低表明金的价值的提高。
〈(18)〉注:这里撇开了商品交换关系中的波动,这是以价值不发生变化为基础的。
〈(19)〉见正文第56页[50]。
〈(20)〉(第58页)[51]我们已经看到,分成等分和有名称的常见的金属重量标准最初仍充当价格标准。然而,不同的历史过程造成了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接下面
〈(21)〉(第58页)[52]注:(第49页)〈21〉(举例)。这里加上:戴维·乌尔卡尔特先生在《家常话》中说,现在货币标准的单位1英磅约等于盎斯金,是令人惊奇的。他说:“这是伪造尺度,不是确立标准。”他在金重量的“假名”上,象在其他事情上一样,看出了文明的伪造之手。
〈(22)〉(第59页)[53](参看正文)
[41]〈(23)〉(第59页)[54]因此,价格或商品在观念上转化成的金量,现在用金标准的货币名称或社会公认的计算名称来表现了。英国人不说1夸特小麦等于1盎斯金,而说等于3镑17先令便士。这样,商品就用自己的货币名称说明自己值多少,每当需要把一物当作价值,从而用货币形式来确定时,货币就充当计算货币。(注:“有人问阿那卡雪斯,为什么希腊人要用货币?他回答说,为了计算。”)(阿泰纳奥斯:《学者们的宴会》,施魏格霍塞编,1802年版第2卷第1部第4册第49节。)
〈(24)〉(第60页)[55](见正文)
〈(25)〉(第61页)[56](正文)
〈(26)〉这种交换比例既可以表现商品的价值量,也可以表现比它大或小的量,在一定条件下,商品就是按这种较大或较小的量来让渡的。
〈(27)〉第62页。[57]正文
〈(28)〉(第62页)[58]同所有相对价值形式一样,价格通过下列方式来表现一种商品如铁的价值:一定量的等价物,在这里,例如一盎斯金,能直接与例如一吨铁交换。但决不能反过来说,一吨铁也能无条件地与一盎斯金交换。在价格中,也就是在商品的货币名称中,商品同金的等价提前表示出来了,但是并没有真正实现。
〈(29)〉(正文) 〈(29a)〉第62页[59](正文)
〈(30)〉(第63页)[60](正文第一段。)另一方面,金所以充当观念的价值尺度,只是因为它在商品市场上已作为货币商品流通。
〈(31)〉(第64页)[61]我们就会看不到:金当作单纯的商品并不是货币,……(见正文)
〈(32)〉(第70页)[62]一方面,它代表已经卖掉的商品,另一方面,它代表一切可以买到的商品。(这里作注55,第70页)
〈(33)〉(第70页)。正文。
〈(34)〉同前。[63]
〈(35)〉(第71页。)[64]正文。
〈(36)〉 同前。
〈(37)〉 同前。
〈(38)〉 同前。
〈(39)〉 第72页[65](注56a)
〈(40)〉(第73页)[66]〈(40)〉(正文)
〈(41)〉 第74页[67](正文)
〈(42)〉 (第75页)[68](正文)
〈(43)〉 (第76页)[69](正文)
[42] 第76页[70](货币的两次位置变换)
事实上,在麻布转换为货币时,在出卖麻布时,从小麦种植者口袋转入织麻布者口袋里的同一些2磅的货币,当麻布从货币形式再变为商品形式时,在购买圣经时,又从织麻布者的口袋转入圣经出卖者手里。它们运动了两次,而且方向相反。因此,对同一个商品来说,或者对它的代表即商品所有者来说,经历了商品形式的这两次方向相反的运动,使同一些货币获得对立的运动。
[41]〈(44)〉(第77页)[71](正文。)
〈(45)〉(第77页)[72]用“vollziehn”代替“vollziehen”
〈(46)〉(第81页。)[73]正文。 〈(46a)〉第49页。[74]注。
〈(46a)〉第96页。[75]另一方面,有一些商品例如房屋的使用权是出卖一定期限的。买者在期满时才真正取得商品。因而他先购买商品,后对商品支付。
〈(47)〉 第98页[76]正文和第119、120页。(《政治经济学批判》)
〈(48)〉 第103页[77],注。
〈49和50〉第103页[78],注(89)。
第104页[79],〈(51)〉 第二版补注。第104页。注。
〈(52)〉 注(91)第104页[80]。
第105页[81]〈(53)〉和〈(54)〉 〈注(正文)〉
[42]〈55和56〉 第105页[82](正文)
[35](第115页)[83]商品的价值在简单流通中所采取的独立形式或货币形式,只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运动一结束就消失。
〈(1)〉“自动的主体。”
〈(2)〉如果把增殖中的价值在其生活的循环中交替采取的各种特殊表现形式固定下来,……
第116页[84]〈(3)〉 确定下来。(代替“能够确定下来。”)
〈(4)〉货币不采取商品形式,就不能成为资本。同一商品的两次位置变换,即通过购买先占据预付货币的位置,再通过出卖获得货币,这就促使货币流回自己的起点,而且流回的货币比最初投入流通的货币要多。
〈(5)〉……不仅在信仰上……是货币,而且是把货币变成更多的货币的奇妙手段。
〈(6)〉这些话删去,也许应放在后面。
〈(7)〉在简单流通中,商品的价值在与商品的使用价值的对立中,至多取得了独立的货币形式。
第117页[85]〈(8)〉 G—G',生出货币的货币,——money which begets money——因此,资本的最初解释者重商主义者就是这样来描绘资本的。
〈(9)〉 G—W—G'的流通简化地表现为它的结果,G—G'。
(第120页)[86]〈(10)〉 商品价值(不是“交换价值”)本身……的变化……
〈(11)〉 价值的(代替交换价值的)
注(18)egualgità
(第122页)[87]价值(代替交换价值)
(第123页)[88]见修正。同前(第124页)
(第128页)[89]〈(12)〉删去注37。
〈(13)〉 没有在制作皮靴时添加剩余价值。
(第130页)[90]〈(14)〉价值(代替“交换价值”)
〈(15)〉〈同前〉。
〈(16)〉〈同前〉。
(第133页)[91]见〈(17)〉和下面的补注。(注41a)(?)第二版注。因此,资本主义时代的特点是,对工人本身来说,劳动力是归他所有的一种商品的形式,他的劳动因而具有雇佣劳动的形式。另一方面,正是从这时起,劳动产品的商品形式才成为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形式。
〈(18)〉价值代替交换价值。
(第134页)[92]〈(19)〉同前。
〈(20)〉假设个体已经存在,劳动力的生产就是这个个体本身的再生产或维持。
(第136页)[93]〈(21)〉价值代替交换价值。
第137页)[94]〈(22)〉同前。
(第139页)[95]价值的代替交换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