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化文化的形成与繁荣(公元前4世纪末—前3世纪)

二、 希腊化文化的形成与繁荣(公元前4世纪末—前3世纪)

从总体上看,希腊化文化的形成,乃是希腊化时代政治、经济诸因素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但是具体到文化发展的各个阶段,我们必须考虑共性之下的个性因素。希腊化文化之所以在公元前第3世纪进入形成与繁荣期,与此时希腊化世界的政治格局极为有关。亚历山大死后,帝国分裂。继承者们经过多年混战,大致形成鼎足之势。自此后虽然局部间的争夺时有发生, (36) 但总的看来,三大王国处于均衡状态,而周围的国家,东方的孔雀帝国,西方的罗马此时都未能成为希腊化王国的威胁。这就决定了公元前3世纪希腊化王国政治经济的相对稳定,从而使它们有可能去建立更多的城市,兴办文化事业,扩大和促进文化上的交流与汇合。

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各种文化因素真正汇合。文化的分支、种类和学科的基础奠定,重要人物和成果都基本出现,文化重心向东移动。以亚历山大里亚为中心的东地中海地区是这一时期文化活动的重要舞台。

(一) 文化交汇扩大、文化中心奠定

出于政治统治的需要,这些希腊化王国建国之初的国王们急于从希腊各地吸引移民。移民浪潮直到公元前250年后才逐渐结束。 (37) 这些移民大都被安置在新建的城市或充实亚历山大建立的城市,塞琉古朝建了60多处移民地,仅塞琉古一世就建了16个以他父亲命名的城市——安条克(Antioch),5个以他母亲命名的劳狄西亚(Laodicea),9个以他自己命名的塞琉西亚(Seleucia),4个以他的王后命名的城市,其中3个阿帕米亚(Apamea),1个斯特拉东尼斯(Stratonice)。此外,在叙利亚和远到斯基泰地区和印度的上亚细亚“蛮族人”地区(the barbarous regions of upper Asia),还有大约25个新建的城市分别以希腊、马其顿地名命名,或为纪念他自己和亚历山大的功绩命名。 (38) 托勒密朝在上埃及建了托勒迈斯城(Ptolemais),马其顿也充实和建立了一些城市,如卡桑德(Cassander,公元前355—前297年)建立的帖撒罗尼卡(Thessalonica)和卡桑德雷亚(Cassandreia)。这一建城运动无疑从整体上扩大和加深了希腊文化与当地文化的交流。希腊化文化形成繁荣于此时,就是这种文化大交流的硕果。

著名的文化中心也都在这一时期形成。它们主要集中在东地中海沿岸,竞芳斗艳,各具特色。雅典是戏剧、哲学的中心,亚历山大里亚是诗歌、科学和古籍整理的中心,帕加马、罗德斯是纪念性雕塑的中心。在这些城市中,亚历山大里亚堪称中心的中心,这里有藏书50万—70万卷的图书馆,有附设动植物园和提供各种研究设施的科学院。这里有免费食宿、高薪厚俸,特别有国王的恩宠。学者们趋之若鹜,希腊化文化的巨人与成就主要出于此时此地,故希腊化时代有“亚历山大里亚时代”之称。 (39)

(二) 各种文化分支、流派、学科基本形成

希腊化时期的文化类型虽然基本上是对古典时代的承袭,但在每一分支之下的各个表现形式,却与古典时代有所不同。有的旧形式得到了改造,有的受到了时代的冷落,有的原来难登大雅之堂,这时却风行起来。有的分支流派与过去相比,获得了显著的进步,有的则驻步不前,或明显落伍。当然,这时还出现了一些新的文化形式和现象。所有这些都在这一阶段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1. 文学

希腊化时代的文学主要包括诗歌、戏剧和散文三大类。此时,各种诗体已有了明确的形式和内容,诗的目的多半着重于教育作用。因此除了一般的诗体:田园诗、讽刺诗、赞美诗、史诗之外,还出现了一种科普诗(instructive poetry),即用诗的语言来介绍科学研究的成果。

田园诗(bucolic)的创始人是西西里的提奥克里图斯(Theocritus,鼎盛于公元前280年—前270年)。他的诗熔抒情、写景、叙事于一炉。诗中的人物有的取自神话传说。一般来说,主人公是牧羊人或牧牛人,他们在西西里的乡村景色中,相互对唱或赛歌。 (40) 他的田园诗优美动人,富有魅力,为他的同代及后代人所钦佩,经过他的后继者莫斯库斯(Moschus,鼎盛于公元前150年)、彼翁(Bion of Smyrna,约公元前2—前1世纪的田园诗人)的努力,成为一种专门的诗体。

讽刺短诗(epigram)早已有之,但只是在这时的亚历山大里亚人之手,才使它成为特别适于对周围生活发表评论的形式。美尼普斯(Menippus)是希腊化讽刺诗的首创者,他生活于公元前3世纪的前半期,罗马皇帝马尔库斯·奥勒留(Marcus Aurelius,公元121—185年)说他是“人类短暂易逝之生命的嘲笑者”。 (41) 对人类的愚蠢行为进行辛辣而幽默的讽刺,是他的讽刺诗的基本特征。这种形式的讽刺诗长期以来以他命名,称为美尼普斯讽刺体(“Menippean”)。

史诗在这一时期得到改造。阿波罗尼乌斯(Apollonius,约生于公元前295年)的四卷长篇叙事诗《金羊毛记》(Argonautica,一译《阿耳戈号航海记》),形式上是仿古之作,但内容却是传奇与史诗的混合。他的老师卡里马库斯(Callimachus,约公元前310—前245年)反对长诗,提倡短诗。他写过不少的短史诗,其中一首是关于提秀斯(Theseus)的女主人赫卡勒(Hecale)的故事, (42) 还有一首是《贝蕾妮斯的一缕头发》(The Lock of Berenice) (43) ,被公认为是短史诗体裁的创立者。 (44) 这些作品与荷马史诗具备同样的特点,即或有一个真实的历史内核,但经过诗人的演绎,成了神话传说。

赞美诗多是颂扬之作,有的献给诸神,有的献给国王。卡里马库斯就写过对宙斯、阿波罗、阿尔特米斯(Artemis)、雅典娜、德米特尔(Demeter)的赞诗。田园诗的泰斗提奥克里图斯也为“爱姐姐者”托勒密二世写过颂诗。 (45)

科普诗(instructive poetry)的创始人是索利(Soli)的阿拉图斯(Aratus,约公元前315/310—前240年)。他用六步格诗(hexameter poem)改写了天文学家欧多克索斯(Eudoxus,约公元前390?—约前337年)关于星座的散文著作,名为《现象》(Phaenomena)。他的诗受到同代人的欢迎与赞扬。科洛丰(Colophon)的尼坎德(Nicander,鼎盛于公元前2世纪)就模仿这种形式,用诗歌写了一篇关于解药和解毒剂的论文。 (46)

还有一种诗体名为Parady,是为嘲弄某作者而对其作品加以模仿改造的诙谐滑稽性诗文。犬儒派克拉底(Crates,约公元前365—前285年)就写过一个Parady,诗名为《乞丐的皮袋子》(Pera, Begger's Wallet),模仿了荷马史诗中关于克里特岛的描述。 (47)

希腊人每到一地殖民都要建立城市,这些城市一般都有剧场。远在今日阿富汗的希腊人城市遗址——阿伊·哈努姆就有可容纳5000人的希腊式剧场。这些剧场的存在证明了希腊化时期戏剧的流行。

悲剧继续问世,这是新旧节庆的需要。公元前3世纪早期,有七位悲剧家的作品在亚历山大里亚获得了成功,获“七仙女星”(Pleiad)的称号。 (48) 这时的悲剧虽然失去了古典时的活力,但仍竭力反映现实的历史事件。有一个名为莱考弗隆(Lycophron of Rhegium)的剧作家写了题为“卡桑德里亚的男人”(the Men of Cassandreia)的话剧,反映了那个城市在僭主暴政统治下的痛苦。 (49) “Pleiad”仅名噪一时,悲剧的时代毕竟已经过去。

喜剧这时进入中、新喜剧的交错阶段。 (50) 新喜剧获得了成功。公元前326年,雅典的菲力门(Philemon,约公元前 361—前262年)推出他的第一部喜剧,宣告了新喜剧时代的开始。他一生写过104部喜剧,其中8部获奖,与他同时代的米南德(Menander,约公元前342/341—前291/290年)也被认为是新喜剧大师。中、新喜剧的情节通常涉及雅典的中上层公民。 (51) 幽默的角色通常是奴隶、谄媚者、大妓女,尤其是厨子。它们的情节一般是男女私情:男主角出身高贵,掉进了妓女的情网。妓女出淤泥而不染,最后证明是富有的邻居久失的女儿。二人可能结婚,皆大欢喜。 (52) 菲力门去世后,新喜剧的创造力消失。喜剧仍在上演,但不过是以前大师作品的重复而已。

拟剧(Mime)可以说是希腊喜剧的派生。此词的现代意义是“哑剧”。在希腊罗马时期,是指讽刺或滑稽喜剧,现通译为“拟剧”,因为它比哑剧更接近于这种表演形式。拟剧之父是索福戎(Sophron),他的全盛期是在约公元前452年。他曾在叙拉古写作,那时的拟剧只重现生活中的典型场面,只是对生活的模仿,无取乐因素。拟剧源于西西里和小亚,希腊化时期成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拟剧表演分为“说”、“唱”两种。说的演员称为mimologoi,唱的演员称为mimoidoi。唱的拟剧(mimody)又分为hilarody和magody两种,分别是对悲剧和喜剧的拙劣模仿。公元前3世纪时,拟剧逐渐成为运动会、节庆的正式节目。公元前270年,一位拟剧演员在提洛岛获奖。 (53) 提奥克里图斯、赫罗达斯(Herodas,写作于公元前3世纪)都是此时拟剧创作的大师。他们用自己的眼光观察社会,反映同时代的社会生活。 (54) 提奥克里图斯留下3部作品:《巫师》(The Sorceresses)、《西尼斯卡之爱》(The Love of Cynisca)、《叙拉古妇女》(The Syracusan Women),被视为振奋人心的现实主义杰作。 (55)

散文。这一时期,严肃的作品几乎全用散文写成。哲学家、历史学家、科学家一般都用散文写作。这些专业性散文的写作目的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内容,所以有的缺少文采,有的堆砌材料,难以卒读。但用于演讲、辩论的散文不仅富于辞藻,而且逻辑性强,有说服力。它们有三种形式:

Diatribe,有译为“激论”,也有译为“酷评”“恶骂”。这种文学形式被当时的道学家、讽刺文作者使用。对于它的含义,学者们意见不一。一般认为,这个词的意思是指关于某些题目的布道。一个巡游的哲学家站在街头或某块空地,或在公众节日,向人们宣讲。这种长篇演讲有几种技巧,如对语、拟人化和隐喻、双关语等。这使他们的作品引人注意。

Oratory,演讲术。这一时期流行的演讲术是所谓亚细亚式风格(“Asianic school ”)。马格尼西亚(Magnesia⁃on⁃Sipylus)的赫格西亚(Hegesias)于公元前275年开创了这种写作流派。这是对以伊索克拉底(Isocrates)为典型的阿提卡式演讲术(Attic oratory)的反应。他用精练的语言代替了雅典式的华丽长句,与他的前贤讲究措辞的严肃、准确不同,他提倡的是一种“牵强附会的(Strained)、夸张的”风格。 (56)

Dialectic,辩证术。它的兴起与怀疑主义学派有关。他们利用辩证术的正反命题来否认知识的可能性。他们只说好像是,而不说肯定是,不愿作出积极的阐述,随时准备就任何问题的每一方面进行同样的争辩。这种辩论术(eristic)易于使人讨厌,产生不信任感。转向怀疑主义的哲学家卡尼阿德斯(Carneades,公元前214—前129/128年)在出使罗马期间,因用辩证术发表演讲而被轰出该城。 (57)

2. 艺术

希腊化时期的艺术包括三大类:建筑、雕塑和绘画。总体上看,这三方面与古典时代的承继关系尤为明显,但在形式的细节,特别是内容上都有了一定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在公元前3世纪完成的。

首先,从雕塑上看,形式的变化表现在:个人肖像的剧增,群体雕塑、风俗雕塑和纪念性雕塑的出现,以及在雕塑上刻画风景。对象的变化体现在取材范围的扩大,即由神话转向人世,抽象神拟人化。雕刻家们不再将工作对象限于完美的事物,不限于运动员、英雄与神,而是转向国王与社会的一般成员,转向当代的历史事件,甚至连“命运”“胜利”“诽谤”“正当其时”这些抽象的概念也以具体的人形赫然展现于人们的眼前。 (58) 古典时代的雕刻侧重于人物的理想化,即通过某一个人着力体现这一类型人物的共性。希腊化时代的雕刻则强调人物、主题的现实性。通过对各式各样人物的刻画,表现他们栩栩如生的个性。

其次,从建筑上看,这一时期建筑的重心移向东方。城市建设没有总体规划,城市有行政中心与贸易中心——市场(Agora),神庙失去显赫地位,只是整个中心建筑群的一部分。主要建筑群还包括大会堂(议事堂)、剧场、图书馆、体育馆等。城市呈棋盘状,街道纵横交错,建筑群中广设雕像。在建筑风格上,科林斯式柱子风靡一时,大有取代爱奥尼亚式、多利亚式之势。东方的平屋顶、拱形建筑技术等也得到了采用。像小亚的普里恩城(Priene)这样的小城市,就是希腊化城市建筑的范例,“具有普遍性”。 (59)

最后是绘画。有人认为“在希腊化时代,绘画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60) 但绘画所存不多。从目前尚能看到的镶嵌画以及罗马帝国初期庞贝城(Pompeii)的摹本,可以看出,由于风景画和风俗画的出现,希腊化绘画的体裁和内容都丰富起来,这时也掌握了透视法和运用明暗色彩的对比。

3. 哲学

希腊化时期的哲学在研究对象、目的上与古典时代有很大的不同。第一,哲学成了生活的艺术,哲学与科学相分离。哲学是个人生活的指导,哲学家的职责就是研究活生生的现实世界,去发现“最好的生活”,并指导人们实践这种生活。因此,哲学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伦理学或处世哲学的代名词。第二,这些既然以现实世界为研究对象,那就缩短了哲学家与一般人的距离。哲学也就受到社会的尊重。哲学家出入希腊化王国的宫廷,奔走于各城市之间,受到广泛的欢迎。 (61) 第三,哲学上自由探讨之风颇为盛行,虽然有的派别之间相互责难攻击,但各派都不排外,一个人可以到几派门下学习。 (62) 哲学也没有神秘化,这样有利于哲学思想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哲学派别有柏拉图学派(Platonic School)、亚里士多德学派(Aristotelians,即逍遥学派,The Peripatetic school)、怀疑主义学派(Skeptical school)、犬儒派(Cynics)、斯多亚学派(Stoics)和伊壁鸠鲁学派(Epicureans)。柏拉图学园与亚里士多德学园此时门庭冷落。柏拉图学派在阿塞西劳斯(Arcesilaus)于公元前270年成为学园主持人之后,转向了怀疑主义。亚里士多德学园在斯特拉托(Strato)死后(约公元前269年)就再无新的发展。所以,公元前3世纪真正有影响的哲学派别有犬儒派、怀疑主义学派、斯多亚学派、伊壁鸠鲁学派。

犬儒派在希腊化时期之前就已出现,主要创始人或代表人物是安提斯泰尼(Antisthenes,公元前5—前4世纪)、第欧根尼(Diogenes,主要活动于公元前4世纪)和克拉底(Crates,鼎盛于公元前328—前324年),属于小苏格拉底学派之一。但在公元前3世纪继续存在,有若干派别,出现了几个新的重要人物。如美尼普斯(Menippus,活跃于公元前3世纪上半期)、彼翁(Bion of Borysthenes,约公元前325—前250年)、塞尔西达斯(Cercidas,约公元前290—前220年)。 (63) 犬儒主义(Cynicism)是一种生活方式,而非理论哲学。早期犬儒派坚持个人自由,自我满足,鼓吹根据“自然”生活,愤世嫉俗、对社会持批判态度,对财富、地位、名声无所追求,不屑一顾,实际上奉行遁世主义。这时的犬儒派基本保持了这种传统,但已经与现实环境有所妥协,行为上呈现出二重性或多重性特征。一方面鄙视权力、财富,抨击社会不平,另一面投身政治,追名逐利,满足个人私欲。他们也多非终身犬儒,只是在人生的某一个阶段奉行犬儒主义。这大概是当时社会动荡不定,各种思潮纷起,哲人无所适从的一种反映。

怀疑主义的创始人是皮浪。“除了对于以往的各种怀疑加以一定的系统化与形式化而外,他的学说里并没有多少新东西。” (64) 怀疑主义的核心思想是:“肯定”是得不到的,一切不可知,“你不妨享受目前,因为未来还无从把握。”因此,怀疑主义在一般人中获得了相当的成功。

斯多亚学派和伊壁鸠鲁学派是两个新的哲学派别,是人们在亚历山大开创之世界再也不是城邦一分子之感情的产物。站在世界帝国中的个人,需要新的哲学指导,这两派哲学就满足了这种需要。

斯多亚学派的创始人是来自塞浦路斯岛的芝诺。该派因芝诺在雅典“画廊”(Stoa)讲学而得名。芝诺学派伦理学的核心是“道德”。道德就是神意的体现,道德即幸福。一种道德生活,就是自然的生活。人不应逃避社会责任,而应参与政治。 (65) 避世得不到宁静(Ataraxia),但人也不能“纵欲”。要压抑激情,否则难以达到道德的境界。斯多亚学派在此伦理学的基础上,还提出了人人皆兄弟和世界大同的政治主张,其政治理想是建立一个由理性所统治的世界国家。这或许是对亚历山大的帝国实践在理论上的总结与发挥。

伊壁鸠鲁学派因其创始人而得名。伊壁鸠鲁(Epicurus,公元前341—前270年)约公元前307年或前306年在雅典建立了自己的学院,门徒不拘一格,包括奴隶与妇女。他是个唯物主义者,坚持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论”。在伦理学上,他提倡快乐主义(hedenism)。但他的快乐绝非肉欲、物质之乐,而是排除情感困扰之后的快乐。最大的快乐是友谊。伊壁鸠鲁派生活简朴节制,目的是抵制奢侈生活对身心的侵袭。 (66) 伊壁鸠鲁发誓放弃政治生活,但他把幸福置于友谊和社会之间,而且,一个伊壁鸠鲁派“如果有机会,将会培养一个国王” (67)

斯多亚学派和伊壁鸠鲁学派都是行为哲学。不论是过道德的生活,还是追求快乐,都必须抑制个人的欲望、激情。在这点上,二者可谓是异曲同工。

4. 史学

希腊化时期的史学以数量多 (68) 、分类细、强调个人的历史作用、描述当代世界为特征。这些特征基本上在公元前3世纪的史学中已表现出来。

俾提尼亚的历史家阿斯克勒皮亚德(Asclepiades,公元前1世纪)把希腊化时期的叙事散文分为三种类型:真史(alethes historia)、伪史(pseudes historia)和或然史(plasma 或hos genomena)。根据哈达斯的解释,真史就是未经文饰的年代记、编年史;伪史就是像琉善(Lucian,约公元125—180年之后)《真史》(A True Story)那样的空想之作。作者本人会说,这部历史全系虚构。或然史是依据真实的材料写成,但经过修饰、加工、整理。 (69) 这样的分法未尝不可,但它只是对史学作品真伪性质的区分,不足反映希腊化时期史学的全貌。我们主要考察史学类型的形成,所以,根据著作内容把这一时期的史学体例分为编年史、回忆录、人物传记、国别史、通史、断代史,以及区别于政治史的文化史。

编年史或年代记早已有之,亚历山大远征时就有专人记有行军志。“希腊化君主国和单独的希腊城市也有他们自己的历史编纂学者。” (70) 城市编年史重用第一手资料。

回忆录、人物传记一般都是战争回忆录,亚历山大随军所带的历史学家卡利斯提尼和部将托勒密一世都写了关于亚历山大及远征的历史。阿卡亚同盟首领阿拉图(Aratus,公元前271—前213年)写了30多卷的战争回忆录,记述了下限到约公元前220年他所经历的事件。 (71) 这些回忆录奠定的传统在凯撒(Caesar,公元前100—前44年)时达到高峰。

国别史。公元前4世纪时,爱孚卢斯(Ephorus,约公元前400—前330年)曾写过一部综合各邦历史的《希腊通史》(Historiai),从赫拉克勒斯家族(Heraclids)到公元前340年马其顿占领希腊城邦佩林托斯(Perinthus),这是民族史的开端。公元前3世纪,真正的国别史出现了。埃及祭司曼涅托(Maneto)于公元前270年左右用希腊语写过一部埃及史。 (72) 阿布德拉(Abdera)的赫卡泰欧斯(Hecataeus)也写过一部《埃及史》(托勒密一世时期)。 (73) 巴比伦祭司贝罗苏斯(Berossus)在塞琉古一世(Seleucus I,公元前305—前281年在位)时也用希腊语写就一部《巴比伦史》。犹太人德米特里(Demetrius,公元前3世纪后期)也写了自己国家的历史。 (74)

区域史。西西里人蒂迈欧斯(Timaeus,约公元前356/345—前260/250年)写了一部38卷的《历史》或《西西里史》(Histories,Sikelikai Historiai,Sicilian History),叙述的是西地中海、特别是西西里、意大利的历史,他是第一个把罗马史包括到希腊史之中的史家,他的著作在公元前三世纪广为人知,尤其对罗马人很有影响。

文明史或文化史也是此时的创造。第一部文明史《希腊生活》(,Life of Greece)就是由亚里士多德及提奥弗拉斯图的学生第凯尔库斯写成。

还有一种历史著作类似于断代史或当代史。记叙的是一段时期的历史。卡底亚的希罗尼穆斯(Hieronymus of Cardia,约公元前362/354—前260/250年)写了一部历史著作,叙述从亚历山大之死到庇洛士(Pyrrhus)之死(公元前272年))的历史。他的历史是亚历山大之后半个世纪中的巨作,也可能是“希腊史上最伟大的历史(著作)之一”。 (75)

公元前3世纪的史学虽然较为繁荣,但它的惊世之作要到下世纪才会出现。

5. 宗教

政治往往披上宗教的外衣。亚历山大的后继者建国称王后,积极推行王权神化、国王崇拜。公元前285/284年,托勒密一世在亚历山大里亚建立了对亚历山大的崇拜。约公元前280年,托勒密二世将他死去的父母奉为神明,称为“救世神”或“救世主”(ΘεοιΣωτηρες),并因此而建托勒密大节(Ptolemaie)。塞琉古王朝紧步后尘,把其建立者塞琉古一世称为“征服者、宙斯”(Σελευκοs Ζευs Νικατωρ),把安条克一世称为“救世主、阿波罗”(ΑπολλωνΣωτηρ)。帕加马的阿塔里王朝(Attalids)也给从阿塔卢斯一世(Attalus I)开始起的国王以相似的称号。 (76) 对尚在世的君主加以神化,埃及也走出了第一步。托勒密一世仿效亚历山大,把自己视为阿蒙神的化身。公元前273—前271年,国王干脆自封为神。托勒密二世把他和王后阿尔西诺(Arsinoe)神化,称为姐弟神(the Θεοι Αδελφοι),并建一祭拜之所。 (77) 从托勒密第四或第五代王起,每位国王即位后,都要求当地祭司在孟斐斯为其举行神化大礼。祭司们给其戴上标志上下埃及的双王冠,把对当地的神的崇拜转移到国王身上。塞琉古诸王仿而效之,但帕加马、马其顿都无此举。 (78)

公元前3世纪时,希腊本地及小亚、叙利亚、犹太、巴比伦、埃及的其他传统宗教活动,仍然存在。有的仍保持着以前的活力,如奥尔弗斯教(Orphism)、埃琉西斯秘仪(Eleusinian Mystery), (79) 犹太人的宗教信仰。但希腊奥林帕斯诸神与东方神的混合和一神教的趋向愈来愈明显,萨拉皮斯神是最典型的一例。

除此之外,此时还流行对埃及女神伊西斯(Isis)、叙利亚丰饶之神阿塔耳伽提斯神(Atargatis)的崇拜。 (80) 有些抽象神,如命运之神,也成了希腊化世界崇拜的对象。命运女神(Tyche)对所有人都一样公允。命运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秩序,人们可以理解它,但不能不受它的摆布。 (81)

占星术即对星辰的崇拜,也是希腊化宗教的一个重要方面。约公元前288年,贝罗苏斯把星崇拜的有关知识带给了希腊人,但占星术的真正流行时代是在公元前2世纪。

6. 科学

自然科学是希腊化文化的重要分支。它“代表了希腊人在科学领域的最高成就”。 (82) 而这些成就主要发生在公元前3世纪。这一时期科学的主要特征是:(1)希腊与非希腊科学思想有较大程度的渗透。 (83) (2)科学日益专门化,科学与哲学分离。但有的学者仍一身兼两任,既是哲学家,又是科学家(二者可能会有所侧重)。像植物学家提奥弗拉斯图就同时是亚里士多德学派衣钵的继承人。(3)各学科分类明显、科学化。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生物、植物、医学、天文学都成为既互相渗透又相对独立的学科。这些学科之下又分为一些子学科,如物理学可分为力学、机械学;地理学又分为描述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海洋学、数学地理学、历史地理学;数学上有代数学、几何学;医学中发展出了解剖学、病理学(Pathology),特别值得指出的是还有毒素学(Toxology,Toxicology)。 (84) (4)在国王赞助下,出现了专门的研究中心和研究机构。亚历山大里亚是科学的中心。恩格斯说:“精确的自然科学只是在亚历山大里亚时的希腊人那里才开始的。” (85) 这里的图书馆“缪斯之宫”就是古代的科研基地,集中了希腊化世界的科学精英。(5)应用科学起步。这一时期,出现了从纯理论研究向应用科学的转变,但没有引起生产力的变革。阿基米德(Archimedes,约公元前237—前212年)曾发明螺旋提水器,利用杠杆原理、流体静力学、数学解决实际问题。他发明的守城器械使罗马人闻风丧胆。科学上的某些进步既得益于军事需要的刺激,又促进了军事工程学的发展。然而,由于把这些科学理论用于实际的社会基础与相应的物质条件都不具备,对它们的充分借鉴与利用要到近代工业革命之时。

(三) 重要成就与巨擘基本出现

希腊化文化的重大创新和成就,总的看来,都在文化形成之初取得。这一阶段是希腊化文化伟人、成果灿若群星的时期,各文化分支各有千秋,但成就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是科学、艺术和古籍整理。

科学的巨人主要集中在地理学、天文学、物理学、医学、数学、生物学方面。

新世界的建立首先推动了地理学的发展。随同亚历山大出征的学者们留下的地理学方面的著述为后人所利用。约公元前300年,第凯尔库斯绘出的世界地图,以一中纬线为基线,从赫拉克勒斯石柱(今直布罗陀海峡),沿小亚的陶鲁斯山一线(Taurus Mountains),经伊毛斯山系(Imaus range),延伸到远东,并以赫勒斯滂(Hellespont)的吕西马科亚(Lysimacheia)为基点画一子午线。 (86) 这是第一幅用经纬线绘制的地图。埃拉托斯特尼(Eratosthenes,约公元前276—前194年)是希腊化时期最伟大的地理学家,代表了希腊地理学的高峰。他对这幅地图做了修改,试图提出新的地理学体系。他出版了两部著作,一是《论地球之大小》(On the Measurement of the Earth),一是《地理学》(On Geography)。 他也绘一地图,但用多条子午线和纬线,构成网格状地图。 (87) 他通过实地测量子午线,计算出的地球周长可换算为现在的24000(一说24662)英里,比实际仅差195英里。 (88) 他指出,一个人可以从西班牙出发,绕过非洲到达印度。他第一个提出,从西班牙往西一直航行可达印度。 (89) 城市地理学方面,公元前3世纪的希拉克里德(Heraclides)写过一本《希腊城市指南》(On the Cities of Greece)。海洋学方面,曾航行到北极地带的马赛人毕提亚斯(Pytheas,约公元前325—285年)解释了潮汐现象;奥内西克里特(Onesicritus,约公元前360—前290年)阐述了海岸沼泽的形成;斯特拉通(Straton,约公元前335—前269年)提出了测深学原理。 (90)

天文学的成就丝毫不逊于地理学,这时就有日心说和地心说之争。萨摩斯的阿里斯塔克(Aristarchus,约公元前310—前230年)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太阳中心说”。 (91) 巴比伦的天文学家基迪努(Kidinuu,又名基德纳斯,Kidenas,活动于公元前4世纪后期或前3世纪)发现了分点岁差,计算出每年是365天5小时41分4.16秒,仅比现在计算的数据少7分16秒。 (92)

数学上,欧几里得(Euclid,公元前4世纪中期—前3世纪中期)的《几何原本》在亚历山大里亚出版,很快流行起来,直到近代,仍然作为教科书使用,其重要性由此可知。欧多克索斯(Eudoxusc,约公元前408—约前355年)创造了“穷竭法”(method of exhaustion),阿基米德发展了这一方法,计算了π值,发现了圆柱体与内切球体积上的关系。佩尔格(Perga)的阿波罗尼乌斯(Apollonius,鼎盛于约公元前200年)提出了圆锥曲线的完整理论。

医学上,赫罗菲鲁斯(Herophilus,鼎盛于公元前3世纪前半期)“是古代最伟大的解剖学家”。 (93) 他大大扩展了对人的大脑、眼睛、十二指肠、肝和再生器官的知识。埃拉西斯特拉图(Erasistratus,约公元前304—前250年)“是最伟大的生理学家”。他分辨出了大脑和小脑,以自然原理去解释一切生理现象,抛弃了希波克拉底(Heppocrates,约公元前460—前370年)的“体液说”,主张通过合理的生活来预防疾病,注重生理治疗。这二人共同发现了神经系统,区别了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 (94) 两位大师之后,他们的学派分裂,解剖不再继续。 (95) 科斯人菲利努斯(Philinus of Cos,公元前3世纪)建立了经验主义医学学派。此派排除理论,依赖经验和对症状的观察而治病。这二人都在亚历山大里亚行医,足见此地医学发达。威尔·杜兰不胜钦佩地称此城为“古代医学世界的维也纳”。 (96)

物理学以阿基米德(Archimedes)为代表。他发现了杠杆原理、比重原理、浮力定律,制造了天象仪、滑轮组、螺旋吸水器、防守器械,将科学应用于实际。工程学派的创始人是克泰西比乌斯(Ctesibius),他发明了气炮、水风琴、水钟、压水泵、自动剧场、会唱歌的机器鸟等。 (97)

生物学的进步虽然不大,实质上仍停留在亚里士多德的水平上,但提奥弗拉斯图的巨著《植物史》(The History of Plants)和《植物的本原》(The Causes of Plants)总结利用了亚历山大东征的结果,推动了这门学科的发展。 (98)

造型艺术上的杰作首推被列为世界七大奇观中的罗德斯岛太阳神巨像(The Colossus of Rhodes,公元前290年),以弗所的阿尔特米斯神殿(the Temple of Artemis,约公元前290年)和亚历山大里亚的灯塔(the Lighthouse of Alexandria,约公元前280年)。“萨摩色雷斯的胜利女神像”(the Nike of Samothrace),是这一时期的雕塑杰作。 (99) “杀妻后自杀的高卢人”(Ludovisi Gaul Killing Himself and His Wife,约公元前230—220年)、“演说家德谟斯提尼”(the orator Demosthenes,约公元前280年)、“继业者”(the Diadochus, 约公元前2世纪)等也都久负盛名。

古籍整理是对古典作品的收集、校订、阐释和编目,主要在公元前3世纪的亚历山大里亚和帕加马的图书馆完成。亚历山大里亚学者勘定了希腊古典诗人的准确文本,特别是完成了对荷马史诗的校订。第一个校定本出自泽诺多德斯(Zenodotus)之手(约公元前275年)。 (100) 学者们另一创造性工作是给古典作品作注。这些注释的一部分保存在罗马、拜占庭时代的注释中。编排书目也是他们的一大贡献。卡利马库斯编写了120卷本的《希腊图书总目》(The Catalogue of All Greek Literature),这二位都曾或可能担任过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馆长之职。 (101)

东地中海文化中心的出现,各文化分支的大势告成,继往开来的文化巨人与成就,表明了亚历山大之后到公元前3世纪希腊化文化的形成和繁荣。但希腊化文化前进的步伐不会就此而止,它强大的生命力已为其后期的再兴开拓了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