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希腊化文明的基本特征及其历史定位
远东希腊化(Hellenism in the far east)或希腊化远东(Hellenistic Far East)是近年来在希腊化研究领域开始流行的专业术语。 (1) 远东在这里不是纯粹的近代地理学意义上的远东,而是指希腊化世界最东面的部分。希腊化时期的希腊人对东方的认识尽管已经大为扩大,但还是非常有限,印度就是他们心目中的东方极限之地。亚历山大当年试图抵达的大地最东边的尽头就是印度的恒河及其以东的大海。 () 本文的“远东”是指以巴克特里亚(Bactria)为中心的希腊人活动或直接影响的区域。大致范围西起伊朗高原,东至兴都库什山,北达里海、咸海、锡尔河一线,南抵印度洋或阿拉伯海,东南以印度河流域为界。这一地区大致相等于现在的中亚腹地(Inner Asia,内亚)和南亚次大陆的西北部。其中,阿姆河和印度河流域是两地的核心地区。该区域曾归波斯帝国所有,后来被亚历山大征服,成为希腊化世界的一部分。“希腊化的远东”即由此而来。
长达3个多世纪的希腊人统治和影响,加之帕提亚帝国在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的崛起,使这个地区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希腊化文明的子区域。此地的希腊人虽然是外来的殖民者,人数不多 (2) ,但他们是当地的实际统治者。他们带来了自己的文化并竭力保持其传统,但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所谓“希腊化”,就是希腊文化为主导,东方各地文化自觉或不自觉参与的一个特殊的文化互动融合过程。那些继希腊人之后统治此地的民族大多是来自北方草原的游牧部落(如帕提亚人、斯基泰人、大月氏—贵霜人、嚈哒人)。他们自身没有带来与定居文明相等的文化,只好对原来的希腊化文化遗产采取了拿来主义的态度,所以,希腊化文明的薪火并未随着希腊人的消失和游牧民族的到来倏然熄灭,而是得到了意想不到的传承和改造利用。远东希腊人的历史贡献就是在远离地中海的中亚腹地和印度西北部,竟然孕育了一个为古代历史文献记载所遗漏、几乎被世人所遗忘的文明。它的迷人风采只是在近代考古学家、钱币学家、碑铭学家和历史学家的共同努力之下,才逐渐显露出来,尽管其上的历史尘埃与迷雾还远没有拂去。就现在所知来看,这个子文明本质上属于希腊化文明的范畴,但具体来看,却又有着更为鲜明的地域特征。张骞通西域来到中亚耳闻目睹的就是这个文明的遗产。这里同时也是连接中国和地中海的丝绸之路的核心地区,草原丝绸之路、绿洲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汇合之地。我们所说的远东希腊化文明遗产主要就是通过这一地区与当地或周边的文明发生接触、交融并传输至欧亚大陆的东西两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