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美国特殊目的载体组织形态创新
SPV是随着资产证券化活动而产生的,并服务于资产证券化的目的。但是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历史表明,这不是一个人为设计、构建的制度,而是在经济发展中自发形成的一种金融活动。多年来,对资产证券化标的种类、构建技术、增信方式和销售手段等环节一次次的“微创新”,塑造了资产证券化的现状,也将继续塑造资产证券化的将来。而SPV的组织形态也随之不断改变,功能也不断被挖掘。对SPV一开始的选择具有随机性,而后构建的一系列规则和制度则是通过长期的资产证券化实践而慢慢形成,经历了与传统的理论和制度的磨合。这在美国的资产证券化实践过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也正是因为现代意义上的资产证券化发展历程并不长,所以可以很清晰地通过其发展脉络看清这一制度的演变过程。
我们可以将美国的资产证券化发展历史分为两个大的阶段,以20世纪80年代为界,分别是之前的资产证券化的孕育萌芽期和之后的发展成熟期。在这两个不同的阶段,无论是资产证券化活动的复杂程度还是SPV的多样化程度都有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