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物产

自然资源·物产

【土地资源】 2022年,县辖区总面积245110.12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3350.22公顷,园地面积10350.68公顷,林地面积200912.35公顷,草地面积7234.47公顷;建设用地面积4184.55公顷,其中城镇用地面积403.27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2497.43公顷,独立工矿用地面积328.64公顷,其他建设用地面积12.35公顷;交通运输用地面积1935.78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950.67公顷;其他土地面积4223.11公顷;湿地面积133.40公顷。

【矿产资源】 龙胜各族自治县矿产资源丰富,是矿业大县,迄今已发现有金、铅、锌、铜、锰、镍、铁、锑、钨、锡、滑石、辉绿岩、花岗岩、大理岩、石英岩、脉石英、页岩、板岩、石煤、石棉、建筑用砂岩、石灰岩、含铁石英岩、地下热水等23种矿产。特别是滑石,储量位居全国第四,滑石洁白细腻,润滑感强,化学成分稳定,烧失量低、不含石棉,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饲料、农药、化妆、塑料、橡胶、电缆、涂料、防水材料、陶瓷、造纸以及工艺美术等行业。产品出口东南亚、日本、欧洲、美洲、大洋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畅销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滑石工业一直是龙胜各族自治县工业经济的支柱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截至2022年年底,已发现各类矿床61处,其他均为矿点。其中查明大型矿床3处(广西桂林滑石发展有限公司龙胜矿区、龙胜各族自治县三门滑石矿上朗矿区、龙胜各族自治县滑石矿有限公司古坪矿区)、中型矿床1处(龙胜各族自治县三门滑石矿桐子山矿区)。

矿产地主要分布于如下三个区域。

(1)和平—河口—大白山地区金、铅锌、地下热水集中分布区

区内有分水坳、潘内、福平包和陡洞小型金矿床4处,陡洞、岩湾等金矿点18处;柚子坪和大柳铅锌矿小型矿床2处,九龙桥、田坪等铅锌矿点6处;矮岭地下热水1处。

(2)古坪—上朗—三门地区滑石集中分布区

区内有古坪、上朗、广西桂林滑石发展有限公司龙胜矿区大型滑石矿床3处,桐子山中型滑石矿床1处,下龙、粮仓坪、团包岭、沙岭小型滑石矿床4处,曾家塘等滑石矿点7处。近年新发现的大理岩、建筑用辉绿岩、饰面用大理岩也产于本区。

(3)庖田—龙坪—蒙洞地区金、滑石、锑、铁集中分布区

区内有塘马、平等、小满、固洞等金矿点13处;松树坳小型滑石矿床1处;地灵小型锑矿床1处;平会、黄沙江等铁矿点3处;梅洞等锰矿点3处。

【水资源】 龙胜各族自治县辖区内山清水秀,森林覆盖率达到82.55%。水资源总量为44.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7.1亿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的61%;地下水储量17.2亿立方米。此外,县辖区内还有过境水量56.47亿立方米。

龙胜县大小溪河纵横480多条,主要河流总长约335千米。全县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60.58万千瓦,可开发量42.97万千瓦。近年来,县委、县人民政府领导合理利用和充分发挥龙胜水能资源的自然优势,并在大力发展低碳清洁能源的同时,把水电产业逐步培育成为龙胜县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支柱产业。至2022年年底,全县已运行电站有81座,装机容量32.34万千瓦,占可开发总量的76.8%。

2022年龙胜县用水总量为0.916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0.754亿立方米,工业用水0.033亿立方米,生活、建筑和服务业用水0.129亿立方米,控制在年度用水总量目标值1.16亿立方米以内。2022年龙胜县非常规水利用量0.003亿立方米,达到2022年利用量目标值。

【风能资源】 龙胜多高山,在高海拔地区风能资源丰富,尤以伟江乡甘甲村、平等镇小江村、龙脊镇江柳村、龙胜镇上孟村等地为甚。

【森林资源】 2022年龙胜县森林覆盖率82.61%,林地面积310.83万亩,森林蓄积量1898万立方米。全年林业投资资金1.47亿元;全部林草产业总产值达到57.37亿元,比上年实际完成增长1.32%。

【野生动物资源】 龙胜森林茂密、气候适宜、地形复杂,利于野生动物的繁衍栖息。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属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的有:金钱豹、云豹、黑麂、白颈长尾雉、黄腹角雉等。二类保护动物有:黑熊、狗熊、猕猴、大灵猫、小灵猫、金猫、穿山甲、水獭、苍鹰、大鲵等。三类保护动物有:环颈雉、画眉、鼋等。

【野生植物资源】 龙胜维管束植物有178科580属1262种或变种。其中,裸子植物有5科6属7种;被子植物137科416属914种和54个亚种或变种(双叶植物118科369属794种和47个变种单子叶植物19科92属120种12个变种)

珍稀植物有113种,其中针叶类有银杉、长苞铁杉、五针松、罗汉松等,阔叶林类有银杏、竹柏等。在各类植物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银杉、桫椤、篦子三尖杉、伯乐树;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福建柏、银杏、白豆杉、鹅掌楸、观光木、马尾树、木瓜红、红豆杉、五针松、半边枫、闽楠等。(谢宏斌)

旅游资源】 龙胜各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东北部,总面积2538平方千米,人口17万人,居住着苗、瑶、侗、壮、汉五个主体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0%。龙胜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且独具特色,有秀美的山川、壮观的梯田、良好的生态、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和红色文化等旅游资源,是大桂林旅游圈中的一朵奇葩。依据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对龙胜旅游资源进行分类统计,全县共拥有8个主类中的8个,占100%;31个亚类中的26个,占83.9%;155个基本类型中的75个,占48.4%;涉及370个主要资源单体或景点。其中龙脊梯田、南山云中草原、花坪国家自然保护区、彭祖坪原始森林、西江坪原始林区、温泉国家森林公园、建新自治区级候鸟保护区等资源在国内或周边区域具有独特性。

经过近年来对资源的不断开发,龙胜共拥有国家AAAA级景区2家:龙脊梯田景区、龙胜温泉景区。AAA级景区2家:白面瑶寨、艺江南。自治区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家:龙胜温泉森林旅游度假区。星级乡村旅游区4家:布尼梯田五星级乡村旅游区、泗水五星级乡村旅游区、黄洛四星级乡村旅游区、大唐湾四星级乡村旅游区。

(李培民)

平等镇龙坪红军楼 (平等镇 供图)

【特色人文资源】 龙胜有“百节之县”之称,利用“百节之县”的品牌优势,积极谋划“宝赠传歌节”“六月六晒衣节”“马海辣椒节”等民族节庆,传承民族文化、发扬民族体育活动,吸引游客参与。各式的“文化、体育、旅游”活动,群众喜闻乐见且参与率高,经济带动作用大。“文化+旅游”“文旅+体育”等多要素多模式活动的举办,改变活动单一的局面,扩大和提升活动的参与面与品质,举办重大活动经验得到进一步积累,成为龙胜文旅体融合发展的一项新成果新品牌。

【土特产品】 龙胜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带,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利于作物生长。龙胜素有土特产品之乡之称,出产的主要土特产品有柑橘、茶叶、香猪、凤鸡、翠鸭、红糯、辣椒、罗汉果等。其中椪柑在1995年10月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被译评为银奖;龙脊茶在清初乾隆年间曾为朝廷贡茶,在1983年的全国茶叶鉴定会上被评为全国28大名茶叶之一。截至2022年,龙胜凤鸡、翠鸭、龙脊茶、龙脊辣、地灵花猪、地灵红糯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龙胜还盛产杜仲、黄柏、厚朴等木本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