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
【推进文化建设】 2022年,龙胜县推动少数民族特色优秀文化传承发展,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打造龙胜特色文化品牌。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持续抓好红色文化旅游教育基地项目建设,不断拓展文化阵地平台。深入办好“歌满坡”“民族节庆”等活动,努力创造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文艺作品。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常态化抓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上再上新台阶。坚持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紧扣“喜迎二十大”这一主题,推出了“我们的中国梦·戏曲进乡村”、共建书香军营、“歌满坡”等特色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的“文化大餐”。持续擦亮“百节之县”名片,常态化举办“开耕节”“晒衣节”“鼓楼文化节”“跳香节”等民族节庆活动,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稳步推进文物保护和非遗工作,3项制作技艺被列入桂林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红色文化保护与利用攻坚战”取得明显成效,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均超额完成市级下达的建设进度任务,得到了自治区和桂林市领导的肯定和表扬。
【文化宣传工作】 2022年,龙胜县高标准打造6个“同心文化广场”、120多支同心文艺队和双语宣讲团。强化红色文化与民族文化融合发展,举办12场以“苗瑶侗壮汉 幸福歌满坡”为主题的“歌满坡”民族文化文艺活动。红瑶银饰制作技艺、瑶族长发洗发水制作技艺和龙胜侗族风雨桥营造技艺列入桂林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举办了4期非遗传承人技艺交流和培训工作,常态化开展非遗传承进校园活动。对全县范围内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安全隐患巡查排查,划定两线范围,建立维护安全档案;继续开展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新增8处不可移动文物为自治县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艺术创作与文化下乡】 2022年,龙胜县选送原创歌曲《琵琶妹芦笙哥》参加广西“五个一工程”申报;选送舞蹈《火辣辣的歌火辣辣的妹》参加“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第十届全区基层群众文艺会演。在桂林市“漓江之声”文艺会演中我县音乐创作获二等奖,戏曲创作、少儿才艺获三等奖。同年开展“歌满坡”民族文化文艺系列活动和“我的中国梦·戏曲进乡村”活动共60余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经典诵读大赛等19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