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里镇
【概况】 龙胜各族自治县瓢里镇位于桂林市西部,距桂林市区110千米,离县城22千米,321国道穿镇而过,桂三高速公路在镇辖区内设有互通,连接湖南贵州高速线路,在距离镇区800米处设有出入口。全镇总面积207.82平方千米,下辖1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55个村民小组,居住着苗族、瑶族、侗族、壮族、汉族等民族,共4356户人口14701人。全镇通村水泥公路达100%。电力资源丰富,是全县电网中心枢纽,110千伏的全县中心变电站落户瓢里。矿产资源丰富,有大量的锰矿和石英矿,其中石英矿储藏量达500万吨以上。自然资源条件优越,全年降水量达1800毫米以上,土壤肥沃,全镇森林覆盖率达80%,农产品丰富,是龙胜县重要的柑橘生产基地,年产量达15000吨。瓢里镇是桂林市第二批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也是桂林市30个重点建设的小城镇之一,2015年,自治区环保厅授予瓢里镇自治区级生态乡镇荣誉称号。
2022年,全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058万元,投资完成率居全县各乡镇首位;组织财政收入1177万元,同比增长8.7%;工业总产值38941万元,其中规上工业总产值32314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万元,同比增长7%。
【党建工作】 2022年,瓢里镇以党建统领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聚焦主责主业,“握指成拳”提质党建。强化理论武装,厚培思想“底色”。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共二十大精神为主线,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组织中心组学习12次、专题研讨4次,班子成员到支部上党课44次;组织党员开展研读交流、党务练兵、擂台比武15次,举行文艺汇演等宣教活动12次;组织党员过政治生日,重温入党誓词,筑牢信仰之基。
强化党建责任,绘就担当“本色”。切实履行抓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推动班子成员绷紧一岗双责之弦,召开党委会议4次专题研究党建工作,创新“一月一主题”到村开展党建工作例会制度,实行村党组织书记“导师帮带”制度。
强化党建引领,锻造队伍“成色”。创新推出《发展党员材料簿》,不断提高发展党员工作科学化水平,2022年发展党员11名;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11支,开展政策宣传、义诊、应急培训等公益活动28次;充分发挥“党建+网格化”管理作用,打造“镇—村—组”三级防控体系,引导500余名党员参与疫情防控、排查地质灾害、森林防火等急难险重任务。聚焦基层基础,“握指成拳”增效党建。抓好基础保障,夯实阵地“强度”。以“五基三化”行动为指引,落实基层党组织办公经费33万元,党员活动经费2.1万元,完成6个党群服务中心升级改造。2022年,梅洞村党支部荣获自治区三星级基层党组织,六漫村被评为市级示范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抓好示范引领,挖掘品牌“深度”。依托“六曲领航 漫话水乡”党建品牌,积极打造六漫村乡村振兴示范点,完成游客码头、五彩田园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无讼示范村”“积分制管理”。六漫村乡村振兴优秀经验两次获得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黄世勇的肯定。深入打造吉福思“党旗领航·吉惠‘三农’”品牌,助推“鱼、渔”两相授,促进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双丰收。抓好发展支撑,提升产业“高度”。以平岭村为试点探索“乡村CEO+集体经济+农户试点”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实现千亩罗汉果苗销售,解决5万多斤沃柑滞销问题。推出“集体经济+农户二八分成”模式。推进大云、上塘林下药材种植100亩。统筹10个村产业集群化发展,同比增长10%,形成以瓢里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核心,茶叶、富硒水果、林下药材种植融合发展的“一心三区”产业发展格局。聚焦反馈问题,“见筋见骨”抓好整改。针对上年度述职评议考核反馈问题以及各级巡视巡察反馈问题,逐项制定整改措施,逐条“对账销号”,反馈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毕。
【现代农业】 2022年,瓢里镇严格落实“田长制”,牢牢守住耕地红线,坚决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完成撂荒地治理246亩,高标准农田436亩,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7700亩,实现粮食总产量6184吨。响应龙胜打造“中国特优罗汉果核心示范区”创建工作,在镇域实施5个100亩以上相对连片罗汉果种植示范带,罗汉果种植面积达6800亩,总产果3978万个,实现总产值3300万元,罗汉果种植面积和效益创历史新高。大力发展林下经济,采取“科研机构+村集体+第一书记+专家+农户”的模式,推进黄精、玉竹等林下药材种植100亩,辐射带动农户扩展种植。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2022年,六漫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被评选为桂林市示范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工业发展】 2022年,瓢里镇坚持把工业振兴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以工业园区建设为抓手,立足镇情、突出重点,持续推动工业强镇建设。上塘产业园桂林吉福思罗汉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功上规入统,2022年实现新增产值1.94亿元,二期项目罗汉果全产业链开发、“B2C”终端产品生产线等精深加工项目建设全面推进。瓢里工业集中区不断提档升级,投入270万元用于粉尘、污水、废气、尾矿等方面环保治理,取得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小寨工业集中区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乡村振兴】 2022年,瓢里镇在巩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持续发力。坚持精准施策、固强补弱,深入开展“抓巩固促增收”工作,脱贫攻坚成果得到有效巩固。持续抓好“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巩固工作。积极争取各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423.57万元,实施了产业道路、桥梁、人饮等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加强防返贫动态监测和跟踪帮扶,坚持“线上线下”每月动态排查机制,全镇累计认定监测对象61户191人,稳定消除返贫风险48户156人。紧盯就业和产业两项重点,提高群众收入,全年开发乡村振兴公益性岗位107个,生态护林员岗位229个,发放跨省务工交通补贴6.91万元、县域内务工补助76.94万元,脱贫人口小额信贷181.2万元、贴息10.61万元,产业奖补61万元,脱贫户(含监测户)产业帮扶覆盖率98%,2022年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4138元,增长15.38%,增速高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8.38个百分点。坚持乡村建设与乡村治理双向发力,推动乡村振兴迈上新步伐。聚焦乡村建设,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屯硬化美化亮化,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依托“六曲引航,漫话水乡”品牌,积极打造六漫村乡村振兴示范点,完成游客码头、休闲公园等公共设施建设,初步建成一个集户外运动、休闲旅游、文化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乡村振兴示范点。聚力乡村治理,推动各村完善《村规民约》,开展乡风文明、移风易俗、道德讲堂活动24场,“文化下乡”活动10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在六漫村龙头、六漫2个自然村探索实施“积分制”管理,在10个行政村探索实施乡村治理“数字化”,进一步促进乡村有效治理。瓢里镇六漫村获得龙胜县首个“无讼示范村”,列入自治区乡村治理示范村试点。

2022年9月7日,县委书记雷陈(左二)到瓢里上塘村六安猕猴桃开发专业合作社调研红心猕猴桃种植销售情况 (瓢里镇 供图)

2022年端午节,广西电视台到瓢里镇采访百岁“渔家女” (瓢里镇供图)
【社会事业】 2022年,瓢里镇坚持民生优先,落实各项惠民政策。民生保障不断改善。遵循“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原则,全镇纳入低保755人,发放低保金189.68万元;临时救助96人,发放救助金12.3万元;残疾人生活补贴747人,发放补贴49.91万元;高龄老人补贴397人,发放补贴29.31万元;特困老人供养58人。教育事业加快发展。落实教育资助政策,共发放各类资助资金101.32万元,受益学生2602人次。建立健全关爱学生体系,实现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辍学动态“清零”。卫生事业巩固提升。推进健康瓢里建设,强化公共卫生服务,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面落实医保参保资助、特慢病家医签约服务;提高计生家庭发展关怀扶助水平,发放奖扶资金111.71万元;持续开展心理疏导、政策咨询、健康义诊等卫生健康服务。
【平安建设】 2022年,瓢里镇以科学精准的策略打好疫情防控战。面对反复多变的疫情形势,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和要求,认真抓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和核酸采样工作,年内瓢里卫生院接种点共接种8115人次,60岁以上老年人疫苗接种率93.61%,按期完成疫苗接种任务,核酸检验送检34033人次,全力构筑群体免疫屏障。积极做好思陇321国道、小寨高速路口疫情防控检测点值守工作,全年分别在思陇检测点、高速路口检测点坚守110天和265天,累计支援临桂、百色等地区医务人员和志愿者11名,民兵8名,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打好防汛抗旱战。面对历史罕见的极端气候,广大干部群众临危不惧、众志成城,加强值班值守,强化应急准备,提升处突能力,严防死守,全力做好防洪、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沉着应对7轮强降雨的侵袭,投入抢险力量360人次,避险转移群众120人,完成22条灾毁道路疏通治理工作。牢牢守住“防火”底线,全面树立“防范重于扑救”意识,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方针,落实镇—村—组—护林员四级网格化管理,开展防灭火知识及森林防火戒严令宣传,在辖区内关键部位设立临时检查点30个严控火源入林,组织民警+镇干部+村干部成立森林防火巡查小分队,开展训诫教育,以达到教育一人,震慑一方的效果,全年未发生较大森林火灾。以有力有效的举措打好安全稳定战。面对各类风险因素叠加挑战,全力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全力以赴做好党的二十大维稳安保工作,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线索排查和宣传,加强对安全生产和危爆物品管理,依托“一村一辅警”和村(社区)综治中心夯实巡逻防控网络,排查化解矛盾纠纷30起,处理广西网信平台反馈群众诉求问题40件,全力做好预防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和自建房排查工作,全年无人员伤亡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加强禁毒阵地建设,投资1.5万余元推进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站标准化建设,全面落实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以奖代补政策,发放补贴5.28万元。全力推进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和防范养老诈骗知识宣传教育工作,深入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安装注册使用工作,电信诈骗案件发案率较上年度降低55.5%。
【生态环境】 2022年,瓢里镇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同步推进、同频共振。统筹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严格禁止露天焚烧、乱排废气,全镇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全年达标,饮用水源、地表水断面、污水处理厂出口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全面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常态化开展禁止采砂、禁伐天然林等行动。成立了龙胜各族自治县生态环境保护大队瓢里中队,招聘“一村一辅警”,明确辅警兼任“生态环境保护员”,有力有效保护了全镇生态环境。加强三门河流域瓢里段排污企业进行专项整治,下达整改通知40家,采取下电处置37家。严厉打击乱排渣土、乱占耕地堆料等违法行为。实施生态公益林6.9万亩,天然商品林停伐补助3.5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2%,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
【作风建设】 2022年,瓢里镇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把“两个确立”真正转化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在县委、县政府以及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着力打造讲政治、顾大局、讲规矩、守纪律的实干担当、务实清廉型机关。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全面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坚持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取得实效。(陆 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