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工作

农业农村工作

【概况】 龙胜各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简称县农业农村局),主办公地址位于龙胜镇建设路6号,是自治县人民政府工作部门,正科级,负责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桂林市和龙胜县委、县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加挂龙胜各族自治县水利局牌子;加挂龙胜各族自治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牌子,实行“局队合一”体制;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县委议事协调机构)设在县农业农村局。设有办公室、政策法规股与改革股、农业农村事务综合管理股、农业产业管理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股、水利工作办公室、水产畜牧兽医和农机工作办公室、计划财务股等8个内设机构,管理植物保护和经济作物站、动物防疫检疫中心、水产畜牧站、广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龙胜分校等4个事业单位,原管理的乡镇农业技术和水产畜牧兽医管理服务站于5月并入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划归各乡镇人民政府管理。编制共47名(含控制数),其中行政编制11名,机关后勤服务聘用人员控制数2名;参照公务员管理人员34名。设局长1名、副局长3名。

2022年,县农业农村局以中共十九大、中共二十大、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指引,落实自治区、桂林市农村工作部署,围绕县委、县政府制定的产业发展和农业、农村工作目标任务目标,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积极促进农业转型升级。通过实施奖补政策、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区、科技培训与示范推广、高素质农民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土地流转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和产销对接等措施,稳定粮食生产不放松,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罗汉果、高山茶叶、高山蔬菜、柑橘、龙胜凤鸡和亚冷水鱼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稳定。年内,全县完成农业总产值37.5亿元,同比增长6.63%。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69500亩,粮食总产量6.23万吨;水果总产量16.88万吨,增长5.41%;蔬菜播种面积132000亩,蔬菜(含食用菌)总产量16.2万吨;茶叶产量0.12万吨,增长31.7%;罗汉果种植面积64500亩,总产量6.3亿个果,分别增长60.94%、57.5%;肉类总产量1.38万吨,增长0.39%;水产品总产量0.085万吨,增长4.1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79元,同比增长7.6%。

2022年5月18日,县乡村振兴局工作人员在三门镇开展的培训上解读相关政策 (县乡村振兴局 供图)

【农技推广队伍建设】 2022年,县农业农村局直管4个事业单位,核定编制28人,在编在岗专业技术人员28人,其中副高职称6人、中级职称12人、初级职称8人、技术员2人。年内公开招聘入编专业技术人员2人。

【农业科技培训】 2022年,县农业农村局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61场次,培训学员4230人次,其中脱贫户、监测对象专场培训33期2760人次;举办高素质农民培育4个班(期),学员271人,主要培训内容有罗汉果栽培、家禽养殖、农产品营销(品牌创建和直播带货)以及乡村振兴政策宣传。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 2022年,龙胜县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377.99万元,耕地地力保护补贴1327万元,并获得130万元的粮食激励资金用于粮食生产者奖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2016年,国家全面推行农业“三项补贴”政策改革,将以往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并且将目标调整为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

【耕地保护与防止耕地非粮化】 2022年,发布了《关于坚决防止粮食样方点农田“非粮化”整改工作方案》《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做好2022年粮食生产工作的通知》,整治撂荒地5347.05亩,完成40.50亩样方点“非粮化”问题整改工作。

【高标准农田建设】 2022年,县农业农村局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认真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定不移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夯实粮食安全基础。至2022年年底,龙胜县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49005亩,项目总投资7530万元,建设内容有田间道路、灌溉与排水渠道防渗加固、埋设配水管、修建拦水坝和其他附属建筑

【植物保护】 2022年,县农业农村局针对龙胜主要农作物水稻“两迁”害虫、稻瘟病、柑橘木虱、柑橘黄龙病、草地贪夜蛾等主要病虫害开展预测调查、预警监测和绿色防控技术推广,没有发生大面积严重病虫灾害。在平等镇建立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集成(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示范区,示范面积4999.95亩,示范技术模式为病虫精准测报+释放赤眼蜂治螟+水稻三虫三病统防统治,项目区农药使用量比自防区减少37.94%。年内全县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为54%。

【动物疫病防控】 2022年,县农业农村局开展春秋两季动物防疫,以禽流感、鸡新城疫、口蹄疫、猪瘟免疫为主,免疫密度均达到100%,同时做好免疫抗体监测及此病的流行调查工作,继续在包茂高速龙胜服务区设立非洲猪瘟防控检查站,年内没有发生疫病流行事件。

【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龙胜县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从2015年—2022年年末结束。龙胜本次行动至2022年9月结束,共收集作物种质资源41份,其中粮食作物有红糯、本地大糯、龙脊大糯、同禾米、旱禾,爆玉米、糯糁子、糁子、高粱等;蔬菜有八月豆、芭蕉、本地姜、饭豆、羹豆(红、园)、羹豆(黄)、黄豆(黄)、黄豆(绿)、红芽芋、狗爪芋、苦买菜、野生苦买菜、野生韭菜、龙脊辣椒等;经济作物有黑芝麻、白花生、本地脚板薯(白)、脚板薯(紫)等;其他作物有本地淮山等。

【外来植物调查】 2022年,龙胜根据自治区、桂林市和龙胜县《外来入侵植物普查实施方案》的要求,完成50个踏查点,15个标准样地的普查工作。调查发现并上报外来植物有15个,分别是银胶菊、马缨丹、藿香蓟、三叶鬼针草、苏门白酒草、大狼杷草、刺苍耳、小蓬草、苦味叶下珠、小叶冷水花、野茼蒿、飞扬草、空心莲子草、北美苍耳和凤眼蓝。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 2022年,县农业农村局对全县农贸市场和主要生产基地农产品开展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100%。严格执行屠宰场规范检疫制度,入场生猪全部检疫,出场猪肉全部合格。畜牧、水产养殖环境监测和抽样检测达标,猪尿检没有发现违禁药品使用情况。全县没有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农产品地理标志】 龙胜县有龙脊辣椒、龙脊茶、龙胜红糯、龙胜凤鸡、龙胜翠鸭、地灵花猪6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17家企业获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授权,龙脊茶授权数最多,授权14家。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2022年,县农业农村局完成全县119个村集体经济组织2021年度集体资产清查工作,清查核实农村集体资产总额44948.11万元;完成全县3万户组织成员股权证发放,发放率达80%;完成119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文件上传工作。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 2022年,龙胜县有农业产业化组织总数667个,含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达470个(其中种植业306个、养殖业102个、服务业50个、林业12个)、家庭农场共99个、涉农公司98家。龙胜弘文生态农林有限责任公司获得自治区级产业化龙头企业,8家农业经营主体获市级龙头企业。

【农业担保体系建设】 2022年,龙胜积极稳妥推农业担保体系建设,开展农业担保“建档立卡”和“桂惠贷”企业名单推送工作,上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9家,授信9家。“建档立卡”担保业务贷款授信总额37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