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宗教事务

民族·宗教事务

【概况】 龙胜各族自治县民族宗教事务局(简称县民宗局)是县人民政府工作部门,为正科级,归口县委统战部领导。其主要职能是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工作方针政策,组织推动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协调处理民族宗教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保障少数民族和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工作,协助宗教团体做好宗教人士的培养教育。防范利用宗教进行非法、违法活动,抵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渗透活动。内设综合业务股,下设秘书组、政策组、经济与社会组、宗教事务组4个工作岗。事业单位改革后,将龙胜各族自治县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局承担的行政职能划归县民族宗教事务局,保留公益服务职责,改为龙胜各族自治县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中心,隶属关系由县政府直属事业单位调整为县民族宗教事务局管理的公益一类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其主要职责为:贯彻执行有关民族语言文字管理的法律法规,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依法使用;组织开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研究工作;承担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资源抢救保护工作;承担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翻译服务工作;负责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建设工作。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和龙胜各族自治县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中心共有编制10名。其中,机关行政编制4名,设局长1名,副局长2名,各股室配股长(主任)1名;机关后勤服务聘用人员控制数1名;县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中心事业编制(参照公务员管理)5名。2022年,自治县民族宗教事务局以提升民族宗教工作社会化管理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全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向纵深发展,引导和激励全县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特别是在民族宗教信息工作取得很好工作成果,被评为2022年度全市民宗系统信息工作先进集体。

2022年,龙胜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叶丹(右三)带领县民族宗教事务局、三门镇主要领导、相关工作干部到宝光寺检查消防安全工作及调研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情况 (县民族宗教事务局 供图)

【民族宗教事务】 2022年,龙胜推行“四强四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龙胜模式”取得实效。2022年,建成12个县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点,在全县11所学校打造县级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联盟和同心图书角,10个乡村振兴融合示范点。

强化顶层设计,共创“龙胜模式”新机制,形成新工作格局。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领导小组,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与全县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的“一体化”创建工作格局。打造新试点示范。常态化推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七进”工作,发出“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委员行动”倡议书助力示范区建设工作,2022年整合资金130万元打造12个县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点,在全县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良好氛围。出台新工作方案。印发《龙胜各族自治县关于开展“四个家园”“十六同”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实施方案》,按照一季度一总结、一年一汇报的工作模式,形成四期工作简报,在全县有效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

搭建建设载体。建成广西首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陈列馆,高标准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委员教育基地、1个主题公园及6个“同心文化广场”,还成功申报甘甲村、马堤村民合组为自治区级“特色村寨”,丰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重要窗口和平台。

2022年,县民宗局在举办农村宗教治理暨宗教政策法规培训会(县民宗局 供图)

聚焦红色文化,把马堤乡万人界长征体验区成功申报为桂林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结合江口、龙坪等18个村屯红色教育点,开展主题多样的“同讲红色故事”活动,大力宣传红军长征过龙胜的民族团结感人故事;2022年,县内外各部门开展“同讲红色故事”活动50余场。

加强系统联动。县委统战部与教育局、卫健局、信访局联动,成立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联盟、建成“医心医意·同心仁心”统战实践基地、构建民族自治地区边界矛盾调解机制,完成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国民教育、全民健康、平安建设工作的深度融合。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2年,龙胜注重多媒体宣传。出版全区首个以“四个家园”“十六同”为主题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漫画宣传册,通过各类多媒体发布,获超14万的阅读量;同时,及时刊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经验类信息稿件200余条,吸引省内外多个民族工作部门、研学调研组到龙胜调研、交流学习。注重活动类宣传。全面开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系列宣传,印制一批海报、漫画册、纸巾等群众接受度高的宣传用品,结合“‘三项计划’宣传月”“四下乡”“科普宣传周”“宪法宣传日”等活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2022年累计发放宣传品2万余份。注重社宣类结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与文旅振兴工作结合开展,在县城主要街道、高速路口、龙脊景区,张贴民族特色浓郁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标语2300余条及设置永久性大型标语10余条,在瓢里镇六漫村打造桂林市首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漫画乡村旅游“打卡点”,为打造桂林市世界级旅游城市生态排头兵营造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氛围。

【少数民族发展资金落实到位】 2022年,上级下达龙胜县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共计716万元,其中国家级少数民族发展资金624万元(第一批437万,第二批187万元);区本级少数民族发展资金72万元;市本级少数民族发展资金20万元。根据龙胜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规划要求和自治区民宗委关于少数民族发展资金使用重点任务,报自治县人民政府研究批准,共实施项目21个,其中投入道路硬化项目6个、新建产业道路项目6个、饮水工程建设项目5个、公共照明建设项目3个、产业提升工程项目1个。当年,实施项目已全部完工验收。

【宗教事务管理规范有序】 2022年,县民宗局深入扎实地组织开展本县宗教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组织开展以安全、规范为主题的和谐寺庙建设活动,不断强化对宗教活动场所的安全管理,组织工作组深入到各宗教场所30余次,开展针对食品、建筑、地质、消防、防疫等方面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同时向各宗教场所和教职人员进行消防、防地质灾害、食品安全、疫情防控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宣传,完善管理制度上墙;组织现场消防演练和防灾知识培训,完成消防器材防灾标识配置,切实提高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的安全。继续推进“五进”宗教场所工作,引导宗教界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建设,捐献了6000余元支持乡村振兴建设和扶助上学困难大学生。积极开展“八九”社会治安专项治理工作,加强对县内非法宗教活动和宗教渗透活动的排查治理,督促和指导乡镇加强对私设基督教家庭聚会点的监管,有效维护全县宗教领域的和谐稳定。(邓娟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