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

【概况】 龙胜各族自治县乡村振兴局(简称县乡村振兴局)是自治县人民政府工作部门,主要贯彻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党委、桂林市委和龙胜县委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内设机构有秘书股、综合业务股(包括项目管理组、资金管理组、社会扶贫组),二层机构原扶贫开发综合服务中心于2022年2月7日更名为乡村振兴综合服务中心。2022年,县乡村振兴局在岗干部职工31人,其中公务员5人(1人于9月退休),事业编13人,工勤编1人,聘请12人。

2022年,龙胜县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在广西视察时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桂林市的决策部署,坚持“四个不摘”,聚焦“稳经济、保增长、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工作机制,强化统筹协调,开展督导检查,凝聚力量全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扎实开展,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产业发展】 2022年,县乡村振兴局严格遵循从“短平快”入手和“短中长”结合的思路,做强做大脱贫攻坚期已经成熟的“两茶两果+特色养殖”的农业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强化龙头企业带动,促进产业提档升级,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持续提高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2022年衔接资金中,共投入产业资金9175.17万元,占资金总量的52.89%,重点支持帮扶产业,补上技术、设施等短板。安排产业以奖代补资金1795.21万元,扶持以罗汉果等中药材为主的特色产业发展。全年共发放产业奖补1669.46万元,惠及脱贫户8097户。扶持罗汉果加工原料生产示范基地项目(奖补经营主体)1050.82万元。为922户脱贫户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共4060.59万元,贴息734.87万元。持续加大农业类实用技术培训,累计培训98期6231人,不断提高农民产业发展能力。全县脱贫户(含监测对象户)的产业帮扶覆盖率达到92%。

【稳岗就业】 2022年,县乡村振兴局采取培训稳岗、车间供岗、直播带岗、专车送岗、公益保岗等“五岗联动”模式,动态实现“应就业尽就业”。2022年开展各类技能培训班31期,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全面落实稳岗就业政策,以“大篷车”方式到各乡镇进行招工信息宣传,共举办小型专项招聘会20场,提供广西区内外企业就业岗位3万余个,“点对点”“一站式”输送4批次370人赴广东各市县务工,为4836名脱贫劳动力发放跨省务工交通补贴共159.40万元,为3249名县内务工脱贫人口发放县域内务工补助350.67万元。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1424个、生态护林员岗位2861个,建设就业帮扶车间46家,帮助500名脱贫、监测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2022年,全县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务工人数为19215人;全面落实“雨露计划”职业学历教育政策,为2111名学生发放雨露计划学历教育补助资金共299.82万元。

【“三保障”和饮水安全】 2022年,龙胜县发放各类教育补助资金3138.31万元,涉及学生62555人次。深化落实“双线四包”和部门联控联保责任制,继续实行“一对一、人盯人”制度,实现适龄儿童失学辍学动态双“清零”目标。全面贯彻落实住房安全保障政策,建立农村脱贫人口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和农村低收入人口住房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全县实施6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共100座。认真落实基本医疗保障政策,健全防止因病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机制。2022年全县医疗救助共补偿26424人次,基金支出1050万元,有效减少全县低收入人口就医费用支出。大力宣传参保缴费、慢性病卡办理政策,完成2022年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医保参保缴费补助退费工作,共兑现补助资金404.36万元,涉及脱贫人口23476人、监测对象1395人。2022年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参保率达100%。持续抓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县组建44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208名家庭医生,与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和四种主要慢性病患者签约,签约率达100%。积极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和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建设,进一步落实农村集中供水工程运行管理“三个责任”和“三项制度”,2022年共投入农村饮水工程维护资金141万元,实施20处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投入衔接资金478万元,实施46处农村供水保障工程。

2022年6月,广西龙胜共富乡村建设示范项目正式启动 (县乡村振兴局 供图)

【兜底保障】 2022年,县乡村振兴局与县民政局、教育局、人社局、住建局、医疗保障局、应急管理局等部门强化协作联系,加强大数据比对和信息共享,完善一线主动发现机制。2022年,全县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享受城乡低保8409人、享受城乡特困274人,实现“应兜尽兜”“应救尽救”。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代缴政策和困境儿童的基本生活保障政策,保证老年人和困境儿童生活质量逐渐提高。2022年共为12769名符合参加养老保险条件的农村脱贫人口和监测户代缴养老保险,实现农村脱贫人口和监测户参加养老保险全覆盖。

【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 2022年,县乡村振兴局着重“常态”和“长效”两大要求,夯实精准监测基础。采取“线上排查”为主、“线下排查”和农户自主申请为辅的方式,开展每月常态化监测和集中大排查,对存在风险的农户“应纳尽纳”。创新推出一张工作流程图、一本政策汇编、一张档案清单,细化规范风险排查、对象识别、精准帮扶、风险消除、动态管理等各环节,确保精准发现,做到监测不漏一人。2022年,全县累计认定监测对象1315户4613人(其中2022年新增监测对象141户523人),累计消除风险941户3372人(其中2022年消除风险496户1727人)。同时采取县乡村三级干部包抓到户到人的帮扶工作机制,持续加强对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的跟踪帮扶和监测,保持了4000多名干部对脱贫户和监测户“一对一”“一对多”全覆盖跟踪帮扶,确保帮扶政策“应享尽享”、风险问题“应消尽消”。全县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全部落实产业、就业、综合保障等“一户一策”帮扶措施,并成立增收工作专班按月分析不增反降、增速缓慢等原因,逐户制定增收计划,帮扶成效持续巩固提升。2022年,龙胜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79元,增长7.6%,高于自治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6.5%)。实现“两个高于”目标任务。

【资金投入和项目建设】 2022年,县乡村振兴局继续保持县本级财政衔接资金投入增长,全力保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需要。2022年共争取投入各级衔接资金1.7349亿元,实施产业、基础设施、公益岗位等8大类269个项目,全力补齐巩固衔接短板弱项。项目完工266个,完工率为98.88%,资金支出16838.76万元,支出进度达97.06%。同时做好扶贫项目和衔接资金项目资产的管理,不断加强资产的清查核查、确权移交和项目后期管理维护工作,推动项目资产持续发挥效益。

【粤桂协作、中央定点帮扶和社会帮扶】 2022年,龙胜县共争取粤桂帮扶资金5134万元,实施“名特优”产品数字化体验中心、义务教育学校“三室”建设、急症急救5大中心等11个帮扶项目,资金支出5134万元,支出率为100%。2022年,深圳南山区帮助龙胜建设产业园区2个,新增引进6家企业落地龙胜,到位投资资金12065万元。共互派党政干部、专业技术人才62人,结成学校、医院、乡镇、村等帮扶对子42对,南山区爱心企业为龙胜农产品设立了7个消费帮扶专馆、162个专柜,帮助龙胜2个特色农产品获得“圳品”认证(西红柿、龙脊茶),采购龙胜农副产品5556万元。组织企业到龙胜招工,为龙胜群众提供广东深圳、广州等地企业142家18026个岗位。2022年到广东就读职业学校农村学生197人。积极发动和协调对接东部社会组织及企业累计向龙胜捐款及捐物折款2335.07万元。

积极对接中央定点帮扶单位国家林草局,获得帮扶资金5730.43万元,积极实施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生态护林员开发等项目。2022年选聘生态护林员岗位2861个,年人均工资1万元,惠及全县脱贫人口的29.77%。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82.61%,全县林草产业总产值56.6亿元,连续3年在自治区重点生态功能区考核中排名前三,获得全国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荣誉称号。

用好社会帮扶平台。组织39个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帮扶活动,组织99个帮扶单位,71名第一书记、137名工作队员开展帮扶工作。引导各级工会采购“832”平台以及脱贫村特色农产品,2022年全县消费帮扶产品销售金额达到7671.83万元,其中“832”平台成交金额排在全区第二位。

【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 2022年,县乡村振兴局坚持规划先行,全县累计已完成21个村的村庄规划编制(其中2022年完成5个村的村庄规划)。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2022年已完成卫生厕所改建验收2210座,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为9.09%。健全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行政村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实现全覆盖。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投入450万元实施8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建设,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置覆盖率。龙胜县以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为工作思路,推动形成以村党组织为核心、村民自治组织为基础、农村党员为骨干、农村居民为主体、村级其他各类组织共同参与的基层治理格局。强化基层党建和群团组织力量,全面推行基层党组织星级化管理,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2022年评定了1个五星级、4个四星级和9个三星级党组织,排查整顿了5个后进村党组织。加大农村治安防控工作力度,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巩固专项斗争成果,维护乡村社会和谐稳定。聚焦多元化解和网格化服务,探索四级矛盾纠纷调处新模式,配齐配好10个乡镇政法委员和网格员169人、微网格员1800人。落实专项资金430多万元招聘“一村一辅警”,全县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6.62%,打开了乡村善治新局面。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不断深化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创建,2022年选树县级十星级文明户26户、文明家庭11户,培育自治区级乡风文明示范村1个(广南村)。推动各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积极探索推广“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并依托东西部协作平台,引进社会力量同政府一道实施“共富乡村建设示范项目”。该项目以龙脊镇马海村为试点示范村,通过建立乡村共富机制、打造共富业态、改造人居环境、培养乡村人才和搭建数字化工具等一系列探索,为乡村发展助力。创建一批乡村振兴示范点,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的原则,通过积分制等创新治理手段,鼓励群众自觉参与到产业开发、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行动中。2022年全县推行积分制的有15个自然村、清单制的有2个行政村、数字化实现119个村全覆盖。

2022年,龙胜县开展“点对点”输送赴粤返岗务工人员工作,图为赴粤农民工返岗发车现场 (县乡村掁兴局 供图)

【易地搬迁后续扶持】 2022年,县乡村振兴局积极推动落实县级领导干部安置点“八包”责任制,充实工作力量,切实推进全县乡村振兴工作与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管理工作的无缝衔接,通过线上线下提供岗位信息、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措施帮助就业。2022年,搬迁群众县内务工2608人,县外务工2112人,实现有劳动力搬迁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推动完善5个集中安置点的公共配套设施和服务管理体制,跟进实施后续产业,加强产业园区建设,配套村(居)委会、服务中心,完成各安置点村民小组长的推选。将县城老乡家园安置点纳入社区管理,配备两名社区副职,保障办公经费。在每个集中安置点安排驻村“第一书记”或“工作队员”,进一步强化易地搬迁安置点基层组织建设。

【问题整改】 2022年,县乡村振兴局对标2021年国家考核评估反馈的问题及广西对照认领国家反馈其他省区的问题,及时制定县级整改方案,针对国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反馈的28个问题,龙胜县对照存在23个问题,制定81条整改措施,完成整改81条,整改完成率100%;针对中办、国办《通报》反馈其他省区的12个问题,龙胜县制定整改措施26条,完成整改26条,整改完成率100%;针对2021年中办督查、国务院大督查、暗访调研反馈的13个问题,龙胜县制定整改措施27条,完成整改27条,整改完成率100%。(邓嗣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