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救援

消防救援

【概况】 龙胜各族自治县消防救援大队(简称县消防救援大队)辖1个消防救援站,在位执勤备战的消防救援人员有40人,大队文职8人,有各类执勤消防车7辆(其中泡沫消防车1辆、抢险救援车1辆、水罐消防车2辆、登高平台消防车1辆、消防宣传车1辆、消防皮卡车1辆)。2022年,县消防救援大队开展重点单位演练54次,重点单位熟悉105次,制作修改数字化预案40份,对全县129具市政消火栓进行维护保养,较好完成了战训基础工作任务。累计共接警92起,共发生火灾30起,抢救被困人员16人,疏散被困人员63人,无伤亡人员,直接经济损失322.02万元,抢救财产价值854.23万元。比上年,火灾起数下降了25%,伤亡人数与上年持平,直接财产损失下降了20%,无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起火原因多为电气线路和用火不慎引起的。成功处置各类火灾事故及抢险救援等急难险重任务,获得党委政府和辖区群众一致好评。2022年,大队获政协龙胜各族自治县委员会2022年度先进承办单位;大队指导员江敏妻子获桂林市第二届“最美消防贤内助”称号;范兴海、余伟胜、韦仁高、卢林杰、梁礼欧、韦昌华等6人获广西消防救援总队2022年度“个人嘉奖”称号;江敏、范兴海、余伟胜、韦仁高、卢林杰、梁礼欧、韦昌华等7人获桂林市消防救援支队2022年度“个人嘉奖”称号;李光召获桂林市消防救援支队2022年度“优秀干部”称号;韦仁高获桂林市消防救援支队2022年度“十佳政府专职消防员”称号。同时,大队全力助推“为基层办实事”的“暖心工程”走深走实,联合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深入消防救援人员家中开展“消防员荣誉之家”挂牌工作。

【聚力筑牢社会“防火墙”】 2022年,县消防救援大队围绕火灾防控总体目标,全面落实责任制度,进一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督管理,确保辖区火灾防控形势平稳,火灾四项指标全部下降。提请县政府办公室制定印发《关于“小火亡人”多发场所加强火灾防范的通告》。联合多部门部署开展消防车通道、少数民族村寨、集贸市场、居民自建房等16个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及冬春火灾防控工作。全年共检查单位912家次,发现火灾隐患或违法行为1836处,督促整改火灾隐患或违法行为1819处,处罚12家,责令“三停”1家,罚款1.58万元,确立1处县级重大火灾隐患政府挂牌督办场所并整改落实,使一大批火灾隐患得以消除,提升了消防行政执法的震慑力度。积极开展专项调研,推动县政府出台《龙胜县村寨火灾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办法》,翔实村寨防火工作经验;积极协助开展各级隐患排查整治调研工作。以龙脊景区为试点,积极推广“智慧消防”新模式,推动县政府累计投入1200万元用于建设农村公共消防设施、用电安全管理改造,完成重点村及传统村落灭火器材设施555套配备,完善消防水源建设,进一步提升乡村基层防火能力。同时,推动南方电网进行农网改造建设,攻坚完成了农网各批次项目共计92个项目总投资7406.88万元的建设任务;帮扶龙脊镇、平等镇、瓢里镇、马堤乡、泗水乡新建消防水池41个,消火栓11个,手抬机动泵21个,为龙胜县乡村振兴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安全稳定的电力保障,切实防止因火灾致贫、返贫。

2022年,县消防大队开展队列会操 (县消防大队 供图)

【队伍建设】 2022年,县消防救援大队结合地方实际,争取地方党委政府加大龙脊消防站、平等消防站和瓢里消防站乡镇专职消防队伍建设,规范正规化运行。组建10个乡镇“轻骑兵”小队和志愿消防员速报员队伍,组建农村(义务)消防队23支250人以及村寨“鸣锣喊寨机制”;完成60个重点单位和5个社区的微型消防站建设。队站还与辖区微型消防站开展联勤联训百余次,并邀请辖区所有微型消防站开展微型消防站大比武,营造良好消防工作氛围。

【后勤保障能力提升】 2022年,县政府将消防业务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统筹兼顾,落实2022年基本支出业务经费502.084万元,包括消防车采购、消防器材采购、人员保障及业务经费,不断提升优化装备配备科学性、合理性、针对性,车辆装备焕然一新,进一步增强队伍执勤实力。

【消防宣传】 2022年,县消防救援大队以“119”消防宣传月为契机,分别配合举办自治区、桂林市“119”启动仪式,展播龙胜县村寨防火改造成果,在自治区推广村寨防火改造成效;以民族文化为依托,大力弘扬消防精神,在《消防杂志》《中新网》等媒体大力推广自编消防山歌,与此同时,龙胜县组建的“红瑶长发女子消防志愿服务队”获桂林市119消防奖和先进集体称号;借势“四下乡”“防灾减灾周”“安全生产月”“119”宣传月,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积极开展消地结合消防宣传“五进”活动,捐赠中小学消防安全教育读本3千余册;推动教育、司法等部门,将消防安全教育纳入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义务教育、普法教育、国民素质教育、职业技能培训范畴。

(莫江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