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相国种胡须

高相国种胡须

清代某年,有一相国叫高文端。他的胡子长得很特别,稀稀疏疏只有百余根,细而长。高相国无事时总习惯用手捋一捋这一小缕胡子,显得非常得意的样子。众人见了心中好笑,就这么几根胡子,还不如不留。有与高相国亲近的人说出了这个意思,相国笑笑说,“你哪里知道,这胡子可是有来历的。”原来高相国二十五岁时在山东泗水县做县令,当地有一吕道士,颇具道术。一天吕道士给高相国相面说:“你应该做更大的官,在诸大臣之上。但你如果不长胡子,官就升不了。”高相国听了,摸着自己光光的下巴说:“连胡子根都没有,哪能长出胡子呢?”吕道士说:“我给你种些胡子吧。”相国听后自然高兴。这天晚上,高相国睡熟以后,吕道士用笔蘸着墨,在他下巴上星星点点画了起来。三天之后,高相国果然长出了胡须。但只长了用笔点出的百余根,终生未再增多。这一年,高相国便升为邠州牧,后又官至总督,直至成为相国。这百余根胡子虽不十分雅观,但却给高相国带来官运,所以,相国非常珍爱,始终舍不得剪掉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