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嫁一夫
2025年09月26日
两嫁一夫
清朝的时候,山西人多在外经商。十几岁就开始跟人学做买卖,有了积蓄以后,再回家成亲。然后又继续外出,二、三年回家一次是常有的事。有的人买卖不顺利,也许一、二十年才归家;有的人钱财用尽流落他乡,杳无音信。有一叫李甲的人,在外经商,辗转多处,后做同乡人靳乙的养子,改名更姓。家中多年未得到他的消息,有传闻说他已经死了。不久他的父母双亡,只剩下妻子无依无靠,只好投奔到自己的舅舅家。舅舅也是商人之家,携家经商,往来南北,居无定址。因此,李甲久未能得到家中书信,也以为妻子不在人间。靳乙让李甲再娶一妻。这时李甲媳妇也随舅舅到了此地。舅舅觉得外甥女年轻就守寡非长久之计,也想把她嫁给一山西人,将来好同返故里。找人说媒时,因怕人家嫌外甥女没有父母,就称为是自己的女儿。于是在别人的撮合下,两家订下了亲事。结婚之日,李甲与妻子相见,各自心里不觉一惊,晚上同眠共枕之时,才敢发问,一切便都了然。李甲大怒,责怪妻子没有得到实证就嫁人,因此对妻子又打又骂,把全家人都吵醒。靳乙隔窗对他喊道:“你今日再娶,有妇亡的实据吗?人家流离失所等你八年才嫁,难道不能体谅吗?”李甲无言以对。于是夫妻和好如初,破镜重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