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及其特点
大肠癌包括结肠癌、直肠癌和肛管癌,是指原发于大肠黏膜上皮的一种较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根据近年来的临床调查资料表明,大肠癌的发病率正在呈现持续升高的趋势,且发病年龄有所下降。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是大肠癌的高发年龄,因此及时发现、尽早确诊、积极治疗对于大肠癌的防治是非常重要的。
大肠癌的形成与饮食的关系非常密切。摄取高脂肪食物过多,而纤维素的摄取过少是大肠癌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遗传基因对于大肠癌的发生也有很大的关系,如家族性息肉病和神经纤维瘤病等对于大肠癌都有非常大的危害性。
大肠癌的症状通常呈现为恶心、呕吐、呃逆、腹胀、便秘、腹泻、便血及肠道梗阻等消化道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后期患者还可能出现消瘦、贫血和过度虚弱等症状表现。另外,如果一段时间内经常出现腹泻、便秘、排便不畅、便血,以及出现黏液便、血便等情况时,都需要尽早进行治疗,并及时排除是否患有大肠癌的可能。
在大肠癌的治疗中,早期和中期恶性肿瘤未转移的患者最好采取外科手术切除,并配合放疗、化疗、免疫和中药的手段进行治疗。而中后期的大肠癌患者则主要采取放疗、化疗和中医药三者结合的手段进行治疗。
大肠癌的有效预防非常重要。采取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能够大大降低大肠癌的发病可能。
1.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坚持清淡饮食,多吃杂粮、粗粮,少吃动物性脂肪食物,增加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摄取,少吃腌制或含防腐剂的食物。高膳食纤维的食品能够刺激大肠蠕动,增加排便量,并能够减少致癌物质在大肠中的存积时间。

2.起居有常
顺应大自然的生物规律,保持健康的生活规律,养成每日定时排便的好习惯,并且积极治疗习惯性便秘。
3.积极治疗肠道疾病
患有各种息肉病、慢性肠炎、血吸虫病、慢性痢疾等病症的患者应尽早进行治疗。有肠道息肉或腺瘤的患者,更应尽早进行手术摘除,以预防大肠癌的发生。
另外,长期接触石棉材料以及金属工业、纺纱和皮革制造的从业人员,应注意工作中的自身防护。而肥胖症患者更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尽早减肥,肥胖也是诱发大肠癌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