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室检查的诊断意义

化验室检查的诊断意义

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有很大不同,虽然它们也是从正常细胞逐渐发展、演变而成,但是由于它们会分泌出一些不同于正常细胞的物质,因此往往带有某些正常细胞所没有的特异性改变。所以,通过化验室进行的血常规、尿常规和便常规检查,医生能够从检查结果中发现肿瘤细胞的存在,从而协助病理学检查对患者进行确诊。

1.血常规、尿常规和便常规

这三个常规检查,对于发现早期的肿瘤信号和对患者病情的分析有着很大的帮助。在血常规检查中,如果检查结果显示贫血,则可能提示为胃癌或结肠癌;如果血红细胞值和血红蛋白过高,可能提示为红细胞增多症;如果周围血象中发现有幼稚白细胞,则可能提示为白血病;如果发现有异型组织细胞,则很可能提示为恶性组织细胞病。在尿常规的检查中,如果出现血尿,则提示可能有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如果尿中出现本周氏蛋白,则大多提示为骨髓瘤;如果尿妊娠试验呈阳性,则可能提示为绒毛膜上皮癌的形成。在便常规的检查中,如果大便中检查有黏液或红细胞,则可能提示为直肠癌的形成;如果隐血试验长期呈现阳性,则很可能是胃肠道癌的发生。

2.肿瘤标志物检测

在肿瘤的诊断过程中,除血常规、尿常规和便常规这三项常规检查外,根据某些肿瘤所具有的生化特异性,还可通过其他一些化验室检查发现恶性肿瘤的存在。许多肿瘤病都具有一定的肿瘤标志物,它们是通过肿瘤细胞在癌症的发展过程中直接合成、分泌或与其他组织产生的与肿瘤有密切关系的活性物质成分。这些肿瘤标志物可以通过化验室的生物化学、免疫组织学或标记免疫分析技术测定出来,并能够与其他病理检测结果一同作为癌症的诊断依据。常见的肿瘤标志物主要包括用于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甲胎蛋白(AFP),用于诊断绒毛膜上皮癌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用于诊断直肠癌和结肠癌的癌胚抗原(CEA),用于诊断小细胞肺癌和胶质瘤的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用于诊断早期胰腺癌的糖类抗原-199,用于诊断卵巢癌的糖类抗原-125,用于诊断乳腺癌的糖类抗原-153,用于诊断胰腺癌和直肠癌的糖类抗原-242,用于诊断乳腺癌和胃癌的糖类抗原-724,用于诊断消化道肿瘤的糖类抗原-50,用于诊断肺癌和甲状腺癌的降钙素,用于诊断前列腺癌的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用于诊断各类扁平上皮癌的鳞状细胞癌抗原,用于诊断鼻咽癌的EB病毒抗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