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抗癌食疗的应用

日常抗癌食疗的应用

癌症患者经过外科手术、放疗和化疗等治疗之后,本就虚弱的脏腑会受到进一步的损耗,且气血亏损也会较为严重。由于脾、胃、肝、肾等脏腑功能的损伤,会导致患者出现脘腹闷胀、食欲不振、津液亏损、四肢麻木、脱发、倦怠、乏力等症状。因此,通过辨证施食进行合理的饮食调养,对于改善患者的脏腑功能、补益正气、祛除病邪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癌症患者的日常饮食治疗应以辨证、因人而异、季节这三方面内容为原则。

(1)辨证是指通过对患者的病灶部位、发病原因和病理性质进行综合分析,并根据患者所接受的治疗手段来确定患者适宜的饮食疗法。例如,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根据其脾胃虚弱等症状特点,应给予薏苡仁、莲子、山药、白扁豆等易于消化、健脾养胃的食疗方案。大多数进行手术治疗的术后患者,通常会出现气血两虚、脾胃不和、食欲不振、乏力、大便不畅等症状,此时应给予健脾养胃、补益气血的食物,同时还应注意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丰富的食品。进行放射治疗的患者通常会出现口舌干燥、津液亏损、阴虚等症状表现,此时应给予滋阴生津、滋润的食物,同时应忌食辛辣刺激、油炸、烧烤等食品。而化疗期间的患者最常见的反应就是消化道的不良症状表现,如恶心、呕吐、纳呆等,此时应吃些山药、猴头菇、萝卜、鸡蛋、黑木耳、骨髓、核桃仁、鳝鱼等健脾养胃、补益骨髓的食品。

(2)抗癌饮食不仅需要针对病情进行精心安排,而且还要因人而异。根据不同患者的性别、年龄、身体素质、生活习惯、饮食口味等特点,进行适宜个人特点的饮食疗法,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食欲,对于病情的缓解也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

(3)根据春、夏、秋、冬这四时节气和不同地区的不同气候条件,应给予患者不同的饮食治疗。天气寒冷的时候,应以温热食品为主,以补充患者的热量。天气炎热时,则应该以性质略寒的食物为主。但是,食用寒凉类或温热类食品,还要根据患者体质的虚实进行辨证施食。

此外,在食疗的应用中,食物的四气和五味的合理运用对于患者病情的缓解也是很重要的。食物的四气是指寒、热、温、凉,五味则是指辛、甘、酸、苦、咸。不同的患者,其脏腑的虚实和症状表现各有不同,所需要的进补食品也不尽相同。如阴虚火旺的患者不宜食用羊肉、鸡蛋等甘温类食物,而脾胃虚寒的患者则不宜食用马蹄、鸭梨等甘寒、生冷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