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驾驭资本的路径
2025年09月26日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驾驭资本的路径
以资本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导致了社会的飞速发展,同时资本自身的局限也决定了它不会自觉地实现人类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面对资本的双重作用,当代中国该如何选择?在《资本论》序言中,马克思针对德国与它的法律构架、市场经济的成就与人的困境时说:“不仅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而且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不发展。”[1]与德国相似,中国正面对资本与发展的难题,是阻止资本的渗透,不让资本的负面效应在中国的“非现代化的圣地”上重演;还是接受资本的扩张趋势,让资本彻底给中国来一次西方式的现代化“洗礼”,不顾资本的负面效应。显然,以上两条道路都不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前一种是“封闭僵化的老路”,是历史的倒退;后一种是“改弦易辙的邪路”,会把中国葬送在资本局限性中。开创一条有自己特色的新路是社会主义中国必然的选择。这条路既需要市场经济来加快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步伐,又不能任市场经济的弊端泛滥。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正是不断探索这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路。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分享着市场经济带来的丰硕成果,也遭遇到市场经济的负面冲击。那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防范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