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一、著作类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人民出版社。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2版,第1—3卷,人民出版社。
3.[德]马克思:《资本论》,中文第2版,第1—3卷,人民出版社。
4.《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
5.中央编译局:《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人民出版社,1975年。
6.[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
7.[英]亚当·斯密:《国富论》上下卷,郭大力、王亚南译,译林出版社,2011版。
8.[德]黑格尔:《逻辑学》,杨一之译,商务印书馆,1966年。
9.[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
10.[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
11.[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任立、燕宏远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
12.[美]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黄胜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13.[英]F.A.哈耶克:《致命的自负》,冯克利、胡晋华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14.[法]雅克·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何一文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15.[英]大卫·哈维:《新帝国主义》,初立忠、沈晓雷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16.[英]大卫·哈维:《后现代的状况》,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
17.[英]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黎明星、陈一民、季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18.[美]迈克尔·哈特、[意]安东尼奥·奈格里:《帝国》,杨建国、范一亭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19.[意]安东尼奥·奈格里:《〈大纲〉:超越马克思的马克思》,张梧、孟丹、王巍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20.[加拿大]迈克尔·A.莱博维奇:《超越〈资本论〉》,崔秀红、张苏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
21.[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严蓓雯译,人民出版社,2010年。
22.[英]I.梅扎罗斯:《超越资本》上卷,郑一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23.[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朱志泰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
24.[英]伊特韦尔、[美]米尔盖特、纽曼:《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一卷,胡坚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
25.[德]罗莎·卢森堡:《卢森堡文选》上卷,中央编译局国际共运史研究室,1984年。
26.[德]罗莎·卢森堡:《资本积累论》,彭尘舜、吴纪先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9年。
27.[法]路易·阿尔都塞、艾蒂安·巴里巴尔:《读〈资本论〉》,李其庆、冯文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
28.[德]卡尔·科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王南湜、荣新海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
29.[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
30.[奥]卡尔·门格尔:《国民经济学原理》,刘絜敖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31.[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32.[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安道尔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33.[德]鲁道夫·希法亭:《金融资本》,福民等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
34.[美]保罗·斯威齐:《资本主义发展论》,陈观烈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
35.[英]克拉克:《经济危机理论:马克思的视角》,杨建生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36.[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刘北成、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37.[美]莱斯特·瑟罗:《资本主义的未来》,周晓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38.[英]伊丽莎白·拉荣德:《论英国本土的公共福利》,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
39.[美]丹尼斯·卡尔顿、杰弗逊·佩罗夫:《现代产业组织》,黄亚钧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
40.[美]尼葛洛·庞蒂:《数字化生存》,胡泳等译,海南出版社,1996年。
41.[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
42.[德]乌尔利希·贝克:《全球政治与全球治理》,张世鹏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4年。
43.[加]埃伦·M.伍德:《资本的帝国》,王恒杰、宋兴无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44.[德]格奥尔格·西美尔:《桥与门——齐美尔随笔集》,涯鸿、宇声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
45.[德]格奥尔格·西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耿开君、文聘元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
46.[美]克鲁斯克:《公共政策词典》,唐理斌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年。
47.[法]弗朗索瓦·卡龙:《现代法国经济史》,吴良建、方廷钰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
48.[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
49.[美]诺姆·乔姆斯基:《新自由主义和全球秩序》,徐海铭、季海宏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50.孙承叔:《真正的马克思》,人民出版社,2009年。
51.孙承叔:《打开东方社会秘密的钥匙:亚细亚生产方式与当代社会主义》,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
52.孙承叔:《资本与社会和谐》,重庆出版社,2008年。
53.吴晓明:《哲学之思与社会现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
54.陈学明:《永远的马克思》,人民出版社,2006年。
55.丰子义:《现代化进程的矛盾与探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56.鲁品越:《鲜活的资本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
57.顾海良:《百年论争:20世纪西方学者马克思经济学研究述要》,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年。
58.武克全:《现代化扩展中的世界与中国》,学林出版社,1999年。
59.汪民安:《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60.陶德麟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若干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人民出版社,2012年。
61.俞吾金主编:《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2013年。
62.张一兵主编:《资本主义理解史》,六卷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
63.俞可平主编:《全球化时代的社会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64.David Harvey,Limits to Capital,Verso,1999.
65.Hegel,The Philosophy of Right,Oxford:Clarendon Press,1942.
66.Henri Lefebvre,The Production of Space,Oxford UK:Blackwell Ltd.,1991.
67.Henri Lefebvre,Everyday Life in the Modern World,London:The Athlone Press,2000.
68.A.Glyn and B.Sutcliffe,British Capitalism,Worker and the Profit Squeeze,Harmondsworth:Penguin,1972.
69.Slavoj Zizek,The Abyss of Freedom/Ages of the World,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1997.
70.Henri Lefebvre,The Survival of Capitalism,Reproduction of the Relations of Production,Translated by Frank Bryant,London:Allison&Busby Ltd.,1976.
71.A.G.Frank,Capitalism and Underdevelopment in Latin America,Monthly Review Press,1967.
72.Colin Cordon(ed.),Power/Knowledge: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1972-1977,New York:Pantheon,1980.
73.Max Weber,Economy and Society,G.Roth and C.Wittich(eds.),Berkeley&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8.
74.Karl Polanyi,The Great Transformation: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rigins of Our Time,Boston:Beacon Press,1957.
75.Robert Guttmann,Cybercash:The coming Era of Electronic Money,Palgrave Macmillan,2003.
76.Alessandro Roncaglia,The Wealth of Ideas:A 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77.Peter Groenewegen,Classics and Moderns in Economics,Volume I,Routledge,2003.
78.Linda M.Lobao,Gregory Hooks,Ann R.Tickamyer,The Sociology of Spatlal Inequalit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7.
79.Marc Allen Eisner,The American Political Economy Institutional Evolution of Market and State,Routledge,2011.
二、期刊类:
1.孙承叔:《〈资本论〉哲学思想与马克思的现代史观》,载《学习与探索》2013年第1期。
2.陈学明:《马克思的公平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1期。
3.俞吾金:《资本诠释学——马克思考察、批判现代社会的独特路径》,载《哲学研究》2007年第1期。
4.吴晓明:《论马克思对现代性的双重批判》,载《学术月刊》2006年第2期。
5.汪丁丁:《资本概念的三个基本维度及资本人格的个性化演变路径》,载《哲学研究》2006年第10期。
6.鲁品越:《虚拟经济的诞生与当代精神现象》,载《哲学动态》2015年第8期。
7.胡大平:《马克思主义与空间理论》,载《哲学动态》2011年第11期。
8.张一兵:《后马克思思潮不是马克思主义》,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9.丰子义:《全球化与资本的双重逻辑》,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10.周嘉昕:《界限、对抗、行动:齐泽克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11.汪安明:《空间生产的政治经济学》,载《国外理论动态》2006年第1期。12.余源培:《资本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载《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13.王峰明:《西方主流经济学“价格论转向”的哲学悖谬——一种立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审视》,载《哲学研究》2007年第1期。
14.[英]G.A.柯亨:《关于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
15.A Ross and Al Fausbell,“Towards a Realistic Jurisprudence:A Criticism of the Dualism in Law”,in Einar Munksgaard,1946(1).
16.D.L.Rigby,“The chnical Change and the Profit Rate:An Obituary for Okishio's Theorem”,in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1990(8).
17.John Bellamy Foster,“The Household Debt Bubble”,in Monthly Review,2006(5).
18.Adam Harmes,“Institutional Investors and the Reproduction of Neoliberalism”,in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1998(5).
19.Ellen Meiksins Wood,“Modernity,Postmodernity or Capitalism?”,in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1997(4).
20.David Levi-Faur,“The Global Diffusion of Regulatory Capitalism”,in Annals of the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2005(1).
21.Denis G.Arnold,“Libertarian Theories of the Corporation and Global Capitalism”,in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3(2).
22.David Harvey,“Neoliberalism as Creative Destruction”,in Annals of the Amerci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cience,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