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计原因分析
案例2-1
根据新课程标准,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以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知识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灵活、有创造性地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具有特色的教学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英语去做事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我对本课时阅读材料Journey down the Mekong 进行了如下的设计:首先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呈现,引出主题;阅读理解,深入探讨;学生互动,情感升华。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导,通过师生互动,小组活动,生生互动等多种形式实现本课时的有效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该案例中教学设计思路大体上分成理论依据和教学过程思路两部分。理论依据为高中英语课程总目标。教学过程主要分成四个层次:创设情境;导入呈现;阅读理解;学生互动。该设计思路写法基本正确,语言表达比较简洁,也体现了一定的逻辑性。但其理论依据和教学过程思路间的逻辑关系还有待加强。既然高中英语教学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以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知识为基础的综合能力,那么在设计教学步骤时要充分考虑这些目标内容,使得教学过程为教学目标服务。虽然设计中的步骤也关注到了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但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意识和学习策略培养在过程中体现不够明确。第二段最后提出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第一段教学的最终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没有很好回应。
此外,该设计把课堂教学设计简单理解为课堂教学过程设计。课程标准提出英语教学目标内涵的拓展,即英语教学五维目标,可以直接影响教师对课文教学内容的挑选、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评价方式使用等方面。尽管这些设计都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落实,但是作为设计者,必须明确整个教学设计在总体上都必须有机地为课程目标服务。
最后,从严格意义上说,该设计没有提出相应的支撑理论。因为以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为教学出发点,这是常识,而支撑理论通常为某种教育理念。
案例2-2
本单元讲述的是主人公王坤与他的姐姐王微,湄公河而下的一次旅行。他们沿着湄公河,看到了很多东西,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要让学生对祖国的大好河山有一个了解,形成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由阅读和理解两部分内容组成。本课要让学生阅读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大意,还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阅读技巧。本课教学内容完全按照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而设计,充分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教师只是起主导作用,学生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
该案例设计首先介绍了本单元主题内容和教学重点;其次,说明了本课时的核心内容及主要教学目标;最后,指出了该课设计所依据的指导思想。
总体上说,该例子重点不够突出,因为教学设计思路主要应围绕设计的宏观和微观依据来展开。宏观依据提纲挈领,指出“以学生为中心”这个关键点,但是,在前面对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描述上丝毫未体现该理念,实践与理论之间缺乏连接性。
根据教学设计个性化原则,设计者可以自由确定教学设计思路在写法上采用演绎法还是归纳法,即先提出支撑理论,后描述设计内容,或先描述设计内容后概括背后支撑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