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设计过程分析

三、设计过程分析

它包括教学方法分析、教学过程和教学流程图设计。教学方法分析主要是指教师在该课中可以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或教学策略,一般指比较具体的方法,如:课堂活动的组织方式,处理课文的方式以及教学媒体或教具的选择使用等。教学过程也称教学步骤,它是教学设计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因为这一环节内容较多,相关因素较复杂,因此,该部分内容呈现方式可以以文本或表格形式进行;教学流程图本身没有固定内容,它是指用图标方式对教学过程进行呈现,每种图形有其特定的含义。通过流程图我们可以对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一目了然。

1.教学方法分析

评判该部分的好坏,可以通过仔细阅读其内容是否与新课程标准理念相吻合来实现;其实,更为重要的是要分析这些教学方法是否在教学过程中真正落实到位。

案例2-9

(1)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

(2)通过略读、速读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技巧。

(3)通过分析、归纳、总结等方式培养学生对文字资料的理解能力。

(4)运用多媒体教具,增大信息输入量,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以上例子中所描述的教学方法都在设法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等,利用多媒体教具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本例所描述的教学方法具体,容易在课堂上实施。但是,讨论和交流等方式是非常具体的教学活动,而分析、归纳和总结等方式是学习过程中比较常见的认知思维活动,略读和速读都是常见的快速阅读能力,因此,本例教学方法缺少一个总体思路,如传统教学中PPP 教学模式,或ESA 直线型教学模式,或任务型教学模式等。第二点把略读和速读看成是用来培养阅读能力的方法,其实,它们本身就是快速阅读能力或技巧,可以修改成“通过分析篇章结构和查找主题句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略读和速读能力或技巧”。

案例2-10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尝试用任务型教学模式,设置真实的情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实践操作的能力,让学生在做事中学习,在学习中做事;教师借助黑板、多媒体、录像机等教具来设计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该例子与上个例子有所不同,它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和“教学多媒体、多教具的使用”。但是,任务型教学模式,具体如何落实?核心任务是什么,子任务有哪些?总之,在描述任务型教学模式时,做法描述欠具体。

2.教学过程分析

教学过程设计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教学过程设计主要包括教学步骤设计、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时间安排以及设计原因分析等环节。

案例2-11

Step 1:Lead-in 6 mins

Activity 1:Guessing 3 mins

Question 1:What’s the longest river in the world?

Question 2:What’s the largest river in the world?

Question 3:What’s the longest river in China?What about the second one in China?

Answers:1.Nie;2.Amazon;3.Yangtze River;4.Yellow River(展示图片)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文化背景知识基础上,通过猜测来了解世界和中国河流之最,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对世界名河的展示,培养学生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Activity 2:Free-talk 3 mins

Question 1:What’s the name of the river in your hometown?

Question 2:Do you know what is the use of a river?

设计意图:通过与学生进行自由对话,了解学生家乡的河流,引起学生思考河流的作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并培养学生说的能力,自然过渡到本课的主题上。

Step 2:Reading 31 mins

Activity 3:Pre-reading 5 mins

观看一段湄公河形成的介绍短片,然后展示湄公河地图,了解湄公河的流经国家。

What countries does the Mekong River go through?

设计意图:通过湄公河视频和地图的展示,使学生能够运用地理知识,清晰明了地了解公河以及其流经国家,为下文的阅读做铺垫。

Activity 4:Skimming 7 mins

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旅游日志的五个要素:

Who is the writer?

Where are they going to travel?

When do they start their plan?

What’s their dream?

How do they get there?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快读,找出旅游目志的五个要素,了解日志的写作特点,对本课的整体有一定的把握,同时为下文做好铺垫。

Activity 5:Scanning 7 mins

浏览课文第一段,找出旅游计划的安排过程。

Since middle school:dreamed about taking a great bike trip.

Graduated from college:got the chance to do it.

Two years ago:bought an expensive mountain bike,persuaded me to buy one.

Last year:she visited our cousins.

设计意图:通过时间表的形式使学生清晰地对课文的旅游计划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并且运用scanning 的手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Activity 6:Post-reading 12 mins

A.Gap filling

仔细阅读,找出Wang Ku 和Wang Wei 对旅游的态度。

B.Group work

探讨两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写出形容词。

Wang Wei’s character:

Passionate,challenging,brave,clever,careless,stubborn,etc.

Wang Kun’s character:

Careful cautious,brave,clever,etc.

设计意图:首先通过阅读填表的形式,使学生对课文进行理解,然后再通过小组的合作讨论,归纳总结出两个人物的特征,从简单到复杂,使学生容易入手,并深入思考,而且加强学生的合作能力,提高分析归纳能力。

Step 3:Extension 6 mins

Activity 7:Summary and retelling

对本课进行总结,并要求学生根据提纲进行复述。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对本课的掌握情况,使学生有自我展示的平台,提高学生的归纳和语言表达能力。

Step 4:Homework 2 mins

1.Please rewrite the passage in your own word.

2.Please write a story about your own travel.

设计意图:加深对本课内容的掌握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以上案例具有四个主要教学步骤,且包含了六个教学活动,为了更加清晰地分析以上教学过程,把主要信息以表格形式整理如下:

表2-1 教学过程分析

评价课堂教学过程设计的合理性,可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首先,整个课堂设计具有明确的目标;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所设计的活动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换言之,学生具有学习该内容的能力(learnability);一堂课设计的活动要多样化(variety),提供学生大量的学习资源,使其对学习充满兴趣;所设计的各项学习活动之间要有衔接性(linkage),环环相扣,难度逐渐递增;教学活动具有可选择性(alternative),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能设计一、二项可供选择的活动,在课堂上能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调整。

从设计本身来看,该教学案例的设计思路比较清晰,主要由教学步骤和教学活动两条线路展开,书写形式比较规范,设计原因分析基本到位:教学活动设计首先能激活学生的有关河流的图式塔(schemata),内容层层深入,能关注课文意思的理解与挖掘以及旅游日志的写作。该设计把skimming 和scanning看成是阅读中的活动,与阅读前和阅读后的活动都归结到阅读教学环节,这样一堂课的教学步骤简单明了。

但是,从阅读课的设计来看,拓展活动仅仅是总结课文内容并加以复述,这样只是巩固课文内容的学习,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拓展活动。如果设计成“If you were to take a bike trip along a river,which river do you choose?How and why?”这个任务能复习该课导入时所复习的河流知识,“如何和为何”又能将课文设计旅行路线以及对旅行的态度等内容都结合进去,同时,学生可以联系到自己的感受,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另外,该设计中作业布置欠合理,两个写作任务过重。两全其美的办法是让拓展任务在口头上完成,课后作业可以让学生写成书面语,这样就可涵盖该设计中两个书面作业任务。

3.教学流程分析

在教学设计中教学过程一般可以通过文本和图表两种方式呈现,因为一堂课的教学活动内容丰富,所含因素较多,所以为了方便了解一堂课的过程,我们建议使用教学流程图,把课堂主要教学步骤、活动用表示特定意思的图表来表示,效果直观,对课堂教学步骤和活动一目了然。这样有利于设计者快速发现自己的教学设计意图和合理性等问题。

教学流程图能理性地把课堂教学各个环节呈现出来,有利于教师对自己课堂教学设计的反思。当教师把流程图画出后,会发现课堂活动是否丰富,学生参与度是否适当,媒体能与什么活动结合使用。课堂活动用图标理性地加以呈现有利于师范生和新教师解剖课堂,对看似无法分割的课堂活动进行深入分析,使得课堂设计更加精细和合理。但是,同时也必须明白,周密设计在真实课堂中的实施一定要以学生真实状态为基准,进行灵活的调整和内容取舍,课堂设计是为生成性课堂服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