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教学的方法
(一)英语课程标准和新教材所提倡的语法教学方法
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教师在教学中应改变以语法为纲,过多讲解语法知识的做法;要将传统的静态讲述式语法教学,变为师生、生生一起活动的动态运用式教学。要求在语法教学中体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激发兴趣、发现探究、实践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任务型学习等教学理念和方法。提倡有效的语法课堂教学要具有如下教学特点:
第一,语法教学与听、说、读、写各项技能的训练紧密联系,置这些活动于语言环境之中。
第二,语法教学与话题、功能的教学结合,使语法教学结合情境,与语篇教学和实际运用结合,开展任务型活动。
第三,采用归纳法,启发学生观察、发现、体验、感悟、分析、综合,逐步理解和掌握所要求的语法。
第四,适时运用演绎法,教材提供注释,教师适当讲解,必要时借助翻译进行英汉比较。
第五,实施三维语法教学,不满足于让学生明白形式,即语法结构变化规则,还要弄清楚该结构在语境中的意义,更要能够运用。
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呈现(Presentation)—发现(Discovery)—归纳(Induction)—演绎(Deduction)—实践(Practice)—活用(Production)”的教学步骤来优化语法课堂教学。
(二)在语境中设计、实施有效的语法教学
1.语境理论和语法教学
语境,指的是产生语言活动的环境。胡壮麟把语境归结为三类:①语言语境,即篇章内部的环境,或称上下文;②情景语境,即篇章产生时的周围情况,事件的性质、参与者的关系、时间、地点、方式等;③文化语境,即说话人或作者所在的语言社团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人情。
本节中语法教学中的语境拟用胡壮麟的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来定义,包括了学习者掌握语法规则、理解语法意义所需具备的一切外在和内在因素。
2.语境在语法教学中的作用
(1)语境帮助实现语法的交际功能。
英语语法具有结构功能和交际功能,而语法的交际功能则取决于特定的语境。有效的交际是形式、意义、功能和语境的和谐统一。语法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并提高学生积极参与交流的能力。因此结合语境进行语法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如果我们能够提供语境,如提供一个语篇、一个写作让学生在语篇中理解定语从句,在写作中使用定语从句,这种活动就是可取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师对语法的理解有关。
(2)语境有助于提高语法课堂效率。
在语法课堂教学中,如果引导学生在语境中先接触这个语法现象,体验这些语法结构在语境中的使用情况,然后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归纳、总结去发现语法规则,在语境中运用语法,学生往往能较好地把所学语法知识真正用于语言的实际使用之中。这样就把语法知识的操练和语言的运用结合起来,不会使学生感到语言操练单调、枯燥、低效。
3.语境设置的原则
(1)语境的真实性原则。
认知心理学认为,如果输入大脑的信息具有一定的实用性,那么当它达到大脑这一中心加工器时,便产生兴奋的情感,输出活跃的思想与行为,而真实的活动意味着将语法还原成实践。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习英语,能使学生学以致用,会产生更大的兴趣,愿意积极地投入学习中去,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因此,要做到在语境中教授语法,就要使语法教学设计的语境以学生的语言生活实际为基础,要来源于真实的日常生活,要能够便于学生在生活中迁移运用。真实的交际语境让学生感受到处处可以学英语,处处可以用英语,人人都能学英语,人人都能用英语。
以人教课标版教材中第4 单元Earthquakes 的阅读课文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 中出现的定语从句的教学为例。本篇课文篇幅较长,学生只能在阅读文章的同时初步感受文中定语从句的用法。为了使学生在高一起始学习阶段能够更好地认知、理解定语从句,并达到操练运用的程度,教师有必要设置一个学生感兴趣的真实语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认知和理解定语从句。因此笔者在本单元设计了以谈论“友谊和朋友”为话题的语法课。结合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笔者精心选择了适合的语言素材——一篇以“friendship”为话题的语篇材料来呈现本课的目标语言结构——定语从句。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友谊的美好,同时在优美的语言中不知不觉地体验、感悟定语从句的语用功能,在篇章语境下更好地识别和理解定语从句。
语言素材:
Friendship is very pleasant and also essential to people’s life.A man without friends is an angel without wings whose life will suffer in that long loneliness and depression.Friendship is the mother of our spirit who will warm her kid when hurt occurs.It’s great to keep up a sincere friendship.
It takes many special qualities to make a friend.Understanding should come first.We may find our hobbies of common interest.This feeling of natural attraction gets us closer and closer.
It also takes a special kind of love that seems to know no end.Love is not selfish.Love is a feeling that we should treasure all our and lives.
Understanding and love are two essences that come to a true friendship.Remember,friendship is your spirit’s guard and everyone should treasure it.
活动任务:
1)Read the passage and find out some special sentences with the same structure.
2)Discuss with your partner why they are special and figure out their basic structures.
3)Get familiar with the new grammar and learn how to use it.
借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语境“friendship”,运用归纳法,让学生自己思考探究,然后两人一组讨论并归纳句子的语法结构和定语从句的使用规律。在此过程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活动的主体,教师简明扼要地点出此语法的结构特点及如何使用即可。同时教师结合文中目标语言引导学生注意修饰人和物时关系代词who/whom/whose/which/that 的区别。通过此环节目标语言的呈现,学生基本能够识别定语从句的结构形式,通过语篇语境了解定语从句的语法功能:用于描述人和事物,或对事物的补充说明。
(2)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原则。
在语境中教授语法的课堂要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不再孤立地讲授,其作用不只是教授语法知识,更要从关注学习者自身出发,给予其帮助和建议。遵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原则,教师设置合理的语境,引导学生自我探究、自我发现语言使用的规律,借助语境的帮助,学习者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掌握语法知识。
在上述定语从句的语法教学过程中,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充分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3)交际性原则。
运用语境理论进行语法教学,要求教师尽可能创造师生和生生互动与交流的机会,改变语法课堂的沉闷气氛,让语法课充满乐趣和生机。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同样以上述定语从句课例为例。在学生基本了解了定语从句的结构和语用功能后,教师可设计第二个全班性的真实任务活动:在班中选择你的一个好朋友,学习使用定语从句来描述,让班里其他同学来猜。
活动任务:Describe one of your friends and others guess。
1)Choose one of your best friends in the class and describe him or her,using the words given above and an attributive clause.
2)Other classmates guess who that is.
The following structures are for reference:
My best friend in our class is a boy/girl_________________.
In our class,I have a good friend__________________.
My good friend is someone__________________.
I enjoy playing with the person__________________.
该活动是一个指导性的任务型练习。教师运用任务驱动,创设了能够使用定语从句的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尝试使用定语从句介绍自己的好朋友。有前面的任务做铺垫,在生生互动中学生基本能够正确使用关系代词who,whom,whose 和that 引导定语从句来进行交际活动,准确描述自己的好朋友。本任务达到了理解和运用定语从句的目的。由于是同班同学,其他学生猜起来也比较容易。这项活动将课堂气氛推向一个高潮。
之后,学生与自己的好友组成搭档,运用定语从句描述教室内看得到、摸得着的事物让自己的搭档来猜,充分体现出语法的交际性原则。
任务活动:Describe an item in the classroom and guess in pairs。
1)Form a pair with the friend that you described after the guessing activity.Work with your partner.One chooses an item in the classroom and describes it.The other guesses what it is.
2)Each pair shows their work.Other students watch carefully and find out the mistakes they make.
此活动要求学生和前一活动中描述的各自的好朋友组成搭档,选择教室内的任何物体,运用定语从句进行描述,让对方猜测。两个人在小组内分别练习目标语言项目——由that 和which 引导的定语从句来描述事物。此时,教师放开对学生的控制,只是在小组需要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最后,在Close pair 环节,教师要求学生注意倾听展示的学生在定语从句使用上存在的错误,同时做出必要的纠正和点评,在互评互改加深对定语从句的正确使用方法的掌握,达成形式、意义和语用的三维目标。
在本节课中,教师结合本节课的教学任务选择了适合的语言素材——以“友谊”为话题的语篇材料来呈现目标语言结构,使学生更好地识别和理解定语从句。课程开始时让学生仔细阅读文章,体会文中描绘的美好友谊,感受英语优美的语言和定语从句的描述性功能。让学生在话题语境中通过观察、讨论、思考和探究,总结归纳定语从句的语法结构。整个活动都在这个语境下展开,为整堂课后续任务的完成做了很好的铺垫。之后,教师创设了多个真实的任务情境和学习任务,围绕定语从句这个语法项目开展语言实践活动,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完成各种学习活动,最终掌握定语从句。从当堂检测和后续的跟进作业来看,本节课学生的学习任务完成得很好,教学目标达成度很高。
(4)趣味性原则。
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创设的语境要为学生留出想象的空间,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设计的语境要富于趣味性、贴近学生生活、适合目标语法呈现和运用,这样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在语境中探索语法规律,运用语法规则,内化语法知识,为真实语言交际打下基础。学生的好奇心在一开始就得到满足,就会很自然地跟随教师的脚步,渐进地学习知识,甚至是有方向性地自我构建、自主探究。教师的教学也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这也是良性的师生互动过程。
(5)文化渗透原则。
语言教学一直重视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的渗透,语法教学也要注意传递文化。例如,有些句子从语法的角度看是正确的,但本族人却不这样说,或是错误的;而有些句子违反了语法的规则,但在本族人看来却完全可以接受,这就是文化差异。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地道的英语句子不只是符合语法规则,还应符合交流的原则,语篇原则和文化规则。所以教授语法的目的是不仅仅能够让学生通过学习语法能够造出结构形式正确、意义表达准确的句子,而且要让学生明白这个语法规则所能使用的文化语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准确运用语法规则去表达思想。因此,语法课堂上的语境设计要遵循文化渗透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