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设计效果分析
设计效果分析包括课内和课外两大块学习活动内容。课内活动是指教师针对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在设计了各种学习活动之后,会设计某项活动来检测学习效果,其实该检测活动本身也是课堂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指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提问、聆听学生的回答以及观察学生的身体动作和脸部表情所获得的信息。课外活动可以指学生在课外所做的作业以及教师和学生在课后所做的教学反思。
在中学不同课型的课堂上设计效果分析活动表现形式不完全相似,但是其宗旨都是用来检测学生对一堂课所学新知识的掌握程度,当然也能对新知识学习起到进一步拓展和巩固作用。在阅读课型中,它可以是拓展活动和课后的作业,如我们在本节“教学过程”部分所举例子中表现为以下两个环节:
Step 3:Extension 6 mins
Activity 7:Summary and retelling
对本课进行总结,并要求学生根据提纲进行复述。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对本课的掌握情况,使学生有自我展示的平台,提高学生的归纳和语言表达能力。
Step 4:Homework 2 mins
1.Please rewrite the passage in your own words.
2.Please write a story about your own travel.
设计意图:加深对本课内容的掌握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此外,假如某课是以语言点和语法知识的学习为主,那么设计效果分析活动可以是一些围绕刚学的知识点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当场独自或小组完成,形式可以是通过PPT 呈现、临时发的作业纸(worksheet),或学生练习册中的练习等。以上讨论的各项活动都是由教师课前设计、学生参与完成的任务。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只能是接受教师的检测。假如某课是围绕某个核心任务展开教学,那么任务结果(outcome)呈现就是设计效果分析的依据。
随着评价标准的多元化,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评价者。教师可以设计学习日志(Learning log),让学生自己来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会了单词“__________”,句型“_____________”,只有学生清楚自己掌握了什么,还不会什么,其学习主动性才能得到保障。课后教师所写的教学反思,也能很好地分析自己课堂教学设计的效果:这种课后反思针对课堂所有活动,包括上面阅读课中的拓展活动的设计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