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设计内容分析
设计内容分析主要包括教学内容、学习者和教学目标分析。三者间互为因果关系。教材编写者以课程目标为依据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教师在明确教学重点后,根据学生的学习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同时,通过分析教学内容和学生特征,制定教学目标。
1.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也称教材分析或学习任务分析,分析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包括教学重点和难点。
案例2-3
本堂课为阅读课型,以“旅游”为话题展开。阅读部分主要以Wang Kun和Wang Wei 两人对去湄公河旅游的梦想为内容展开,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对本次旅游的不同态度,旅游前的准备等。
教师根据内容用不同方式让同学自己归纳,从而培养学生的读技能。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将学到有关旅游话题的知识,以及相关的语言知识,提高阅读理解技能,通过对文章结构与思路的学习,提高篇章理解能力,并培养其对英语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根据不同内容采用不同读策略的能力;培养学生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因文章篇幅较长,阅读会出现疲劳感,因而如何引导学生有效阅读是难点;文章中潜台词较多,如何体会Wang Kun 和Wang Wei 对本次旅行的态度是难点。
本例子首先介绍了本阅读课的主题是“旅游”,以及阅读文章的主要内容。接着,描述本课主要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效果;最后,点出了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写作格式上来讲,该教学内容分析基本到位。该例子的不足:第一段对阅读文章主旨的描述和第二段主要教学活动和教学重点描述不一致。换言之,教学重点的描述不到位。建议把教学重点修改成:学生能对课文内容,尤其是对本次旅游的不同态度以及旅游前的准备进行比较深入的理解;在理解内容的同时关注快速阅读能力的培养。
案例2-4
要求学生在完成reading 部分后,掌握一定的跨学科词汇,能够初步具有为旅游做准备的能力。与此同时,学生还需要通过skimming 和scanning 来提高自己的读技巧以及了解journal 这一文体特征的写作思路。学生还必须通过小组交流的形式,以口头表达的方式来分享自身旅游的经历。
教学重点:
1.使学生掌握一些有关地理的词汇
2.使学生懂得如何做旅游准备以及了解journal 这一文体的写作思路
教学难点:
1.使学生掌握一些有关地理的词汇
2.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湄公河的各段特征,从而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
该例子没有把阅读文章的内容进行概述,开始部分就介绍了本课主要教学活动以及希望达到的目标;最后,明确了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写法与前面课堂教学活动的描述比较连贯。
2.学习者分析
该部分分析内容必须与学习该课教学内容发生联系,可以分析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心理、英语学习能力以及相关英语技能等方面的特点。学习者特征分析得越到位,越能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案例2-5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某中学高一(10)班的学生,作为省级重点高中的学生,他们有着较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和较强的理解能力,且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积极性。
高一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已经由死记硬背型转向理解型。他们有自己的英语学习技能和策略,学会了把所学内容和现实生活与兴趣结合起来。学生的知识面广,正处于培养创造性思维和智力向高水平发展的关键时期,有着极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但本班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语言实践机会较少,口语表达能力欠佳,没有养成主动用阅读来接触英语的习惯。
该例子中的学生对象是本科生根据自己在教育见习时听课班级学生现状所进行的描述。学生为省级重点高中高一学生,对学生英语基础、英语学习方式特点以及弱点等方面都进行了描述。但是,学生的这些特点与当前课堂教学设计的关系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进行考虑。
案例2-6
本课时的授课对象是某市第一中学高一(5)班学生,作为一所省重点中学的学生,他们的英语基本功比较扎实并且思维比较活跃,故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这一优势。而本课时旅游这一话题对他们来说也颇有吸引力,这样,他们可以很轻松地融入课堂。但是,沿河流旅游这一特殊的方式对他们来说有点陌生,特别是对于湄公河的信息也了解颇少,但这一点也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基于这一点,本人认为阅读前的背景知识介绍尤为重要。总体上说,高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欠佳,对各种阅读技巧的运用也有待提高。
该例子对学生的特征分析能很好地与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结合起来。它指出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扎实的基本功和活跃的思维。学生对沿湄公河旅游有新鲜感,但是相关的背景知识较缺乏,阅读技巧的运用不够。在设计本教案时,要注意有关湄公河背景知识的介绍,以及如何培养学生英语阅读技能,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总之,分析学生的特征是为了更好地给教学目标定位,从而更好地挑选教学内容。
3.教学目标分析
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在具体教学情景中的体现,而课程目标又体现我国基础阶段的培养目标。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目标的内涵得到延伸,教学除了完成知识和技能目标,还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最后上升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针对英语学科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可以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来描述。当然,如果能根据英语课程目标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方面进行描述,称为“五维目标”,那更能体现英语学科的特色。在设计五维目标时,学生语言技能培养是关键,语言知识要融入为提高学生语言技能的活动中去落实,文化意识培养既可以作为语言知识的一部分,又可以在提高语言技能过程中得以感受提高。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都必须融入学生学习过程之中,在一定的感性认识基础上得以提升。
另外,在描述教学目标时,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当作主语。因此,在撰写教学目标时,应该写“学生能或会”“正确理解”“掌握”等。
案例2-7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相关的地理词汇如rapid、valley、glacier、plain、waterfall、altitude、delta、atlas 等。
(2)掌握本课的重要词汇和短语:give in、make up one’s mind、properly、stubborn、persuade、graduate、dream about、source 等。
(3)了解和把握本课的整体结构和内容以及湄公河流域情况。
[过程与方法]
(1)学会运用Skimming 阅读技能进行课文主旨大意搜寻策略。
(2)学会运用对比来分析人物的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欣赏湄公河流域的风土人情,了解两岸的文化,培养学生欣赏大自然,贴近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操。
(2)通过小组合作,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和感受合作成功带来的喜悦。
该例子能从普通学科的三维目标来分析该课的教学目标,思路基本清晰,行为动词的描述基本到位。“知识与技能”部分能列举具体的词汇和短语,目标定位比较明确。“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定位也基本准确。
但是,该课教学目标设定的一个遗憾是缺乏技能目标,新课程标准认为中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语言技能的训练是教学的根本,语言知识的学习要结合到语言技能的培养过程当中,所以,该阅读课,语言技能目标可以定位在提高学生的Skimming 和Scanning 两种快速阅读能力的培养上。
案例2-8
语言知识:通过学习本课,掌握persuade、stubborn、determine、make up等词和词组的运用。
语言技能:提高Skimming 和Scanning 阅读能力,即学会从一段文字资料中获取主要的或相关信息的能力。
学习策略:学会运用逻辑思维思考和解决问题,学会与老师和同学沟通。
情感态度:学生通过欣赏湄公河沿岸美丽自然风光,能加深对自然的热爱。
通过合作学习,体验学习的乐趣,增进英语学习的兴趣。
文化意识:通过学习湄公河沿岸的风土人情,学生能增进对东南亚各国的了解,拓宽国际视野。
根据英语学科的五维目标来确定该课教学目标,对各项子目标的描述基本准确。值得一提的是,语言知识的内涵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五方面内容。如果语言知识部分能包含对该课阅读文章内容的学习和掌握,那就更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