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学生的角色

二、学生的角色

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学生经常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位置,上课就是听老师讲,任务就是把老师讲的知识记在脑子里,其结果往往是造成死记硬背,扼杀了创造力,难以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新课程强调改变学习方式,教学中不仅要关注教师“怎样教”,更应关注学生“怎样学”。教师除了充当好自己的角色,还要帮助学生充当好学习者的角色,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积极的倾听者

教学内容要通过教师的教学来实现。教师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理解基本概念、进行语言实践、掌握学习方法。一个学生如果从一开始就有认真听课的好习惯,并且积极参加语言实践,经常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他的英语学习就会稳步取得进展。相反,如果学生上课不专心,“学习”的行为就不可能发生,知识和能力的获得就根本无法实现。因此,教师必须靠激情、智慧、幽默及循循善诱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果一个学生听讲有困难,就需要教师帮他寻找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主动的参与者

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英语课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如果只是理解了教材中的知识或概念而没有进行语言实践,那么,使用英语的能力是不能培养起来的。语言实践涉及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训练、应用语法知识的训练以及语音、词汇训练等。课堂上,教师应通过设计有趣、有用而可行的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积极参加到语言实践中来。在活动中,教师要通过营造宽松的气氛帮助学生克服胆怯心理,使他们不怕出错,不怕别人嘲笑。

(三)独立的思考者

课堂上,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各种学习指导。教师的指导是为了给学生提供帮助,使学习活动顺利进行下去,让学生学有所得。但是,有时教师也会犯错误或者进行误导。一个坦诚的教师不但能够客观地认识到这一点,而且注重培养学生自己判断正误的能力,使学生既信任老师,又不盲目依赖老师,并且还时常与老师共同探讨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四)自主的探究者

学生不能只是充当一个容器,单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要善于提出问题,积极进行探究,尝试寻找问题的答案。在英语课上,能够让学生进行探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就是语言知识,比如语法规则、拼写规则、读音规则以及词的构成。如果教师采用归纳法进行语言知识教学,就易于给学生创造探究的机会,因为归纳法要求学生在理解分析例句的基础上尝试寻找规律,总结规则。另外,教师通过布置课外作业,比如查找课文的背景资料或进一步了解课文涉及的某些方面的知识,能够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探究,因为他们可以充分利用课外书、互联网等各种学习资源。

(五)愉快的合作者

学习英语需要与人交际,在交际的过程中练习语言项目,尝试使用英语,因此,合作学习是必不可少的。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可以给他们布置活动,比如对话练习、互查作业、互相指导、互相评价、小组间的竞赛等活动,使他们在活动的过程中体会合作的意义,认识到通过合作大家可以共同取得进步。另外,还要让学生懂得合作的技巧,学会与人合作。一个合作小组,不论两人还是多人,都是一个整体,组员之间是平等的关系,每人都应该有发言的机会,每人又都应该倾听别人的发言,任何人都不可嘲笑或控制别人。当意见不一致时,要学会协商。在小组中倡导互助精神,当组员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大家都应该伸出援助之手。

(六)自觉的调控者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是高中教育的最终目标。在培养能力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经常对自己的学习做出反省,看看自己取得了哪些进步,存在什么问题,问题的原因何在。对英语学习的反省涉及课堂教学内容的掌握、目前运用英语的能力、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自己的学习特点、与其他同学的比较、与课程标准的距离以及改进学习的设想等。通过经常性的反省,学生能够认识自己,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风格,从而在学习上逐步走向独立和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