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过程

二、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过程

学科教师通常既是课件的设计者,也是课件的使用者。因此课件的设计开发过程,就是课件的设计者把自己对于教学的想法,包括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控制方法等用计算机程序进行描述,经过调试成为可以运行的程序。总之,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是一个创作过程,课件开发过程如下:

(一)选择课题,确定教学目标

在高中英语学科中,无论哪个主题,一般都可以实施多媒体辅助教学。但是课件的选题应该选择教学活动中学习者不容易理解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内容,这些知识点在教师教学过程中,用传统的方式难以表达清楚。而对于那些常规教学方法容易达到的教学目的,其教学内容就没有必要使用计算机来进行辅助教学,因为那样会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相反的,像听力理解等内容,需要反复练习,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必要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二)进行教学设计及课件总体风格设计

1.教学设计

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制作中,教学设计是关键环节,是教学思想的具体体现。设计者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习对象的特点,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定课件解决问题的有效步骤,合理地选择和组织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媒体设计适当的教学环境,安排教学信息与评价的内容及方式,以及人机交互的方式等。

首先,任何类型的课件都是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两种信息的有机结合,因而课件设计中教学策略的制定要根据已确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多媒体课件中使用的教学方法,即选择多媒体课件类型。例如:如果教学目标是讲解规则、概念等,宜采用课堂演示型;如果教学目标是情感的培养,则可采用情境型;如果加强某类技巧与能力,可采用训练复习型;其次,要考虑学生的特征。根据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高中阶段的学生适合选择自主学习型和资料、工具型课件。

2.课件总体风格设计

课件总体风格是课件整体所呈现出来的代表性特点,是特定的教学内容与表现形式相统一而形成的一种特定风貌。影响课件总体风格的因素主要有课件的类型(课堂演示型、游戏型等)、课件的内容(文科、理科、艺术类等)、课件的结构、色彩基调等。课件总体风格设计包括界面内容设计、界面结构设计、色彩运用和课件结构等方面。

(三)编写课件脚本

对多媒体课件设计阶段的结果进行描述的工具就是脚本,课件的脚本设计类似影视剧的“编剧”,包括课件内容如何安排、声音如何表现和搭配、是否需要加入动画或视频、加在什么地方、课件如何与学习者交互等。可以说,脚本设计是整个课件制作的核心。比较专业的课件制作,脚本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文字脚本,另一种是制作脚本。

文字脚本由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对课件所要表达的内容进行文字描述,一般包含课件名称、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进程、教学流程、媒体运用、课件类型和使用时机等。

制作脚本是在文字脚本基础上编写的,将文字脚本改变成适合计算机网络媒体表现的形式,如交互界面、媒体表现形式、内容呈现顺序、效果和导航等。一般情况下,教学流程的每一个子项的制作脚本包含界面布局、界面说明、屏显内容、屏显类别、屏显时间、交互控制、配音及配乐。制作脚本是制作多媒体课件的直接依据,制作人员依据制作脚本来制作课件。

(四)搜集媒体素材,制作合成课件

搜集素材应根据脚本需要来进行,具体操作在第四章中已有详细阐述。

多媒体课件的核心环节是制作合成。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Dreamweaver 等多媒体创作工具都可以实现将多种素材合成,且操作灵活、视听效果好。教师可以针对课件结构和课件素材的特点选择一种自己擅长的、便捷的制作工具。

(五)修改调试运行,试用鉴定推广

课件制作完成后,要经过多次调试、试用、修改、完善,才能趋于成熟。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确保课件质量的最后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