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师的角色
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就是权威,师生之间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英语标准》强调“优化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基本理念,要求教师“要转变在教学中的角色,不应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参与者和合作者”。从英语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来看,教师的角色应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课堂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者
在设计一堂课时,教师首先要确定教学目标,然后设计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需要进行的具体活动。教学目标的实现取决于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因此,如何组织教学活动就成了我们首要关注的问题。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要注意:首先要让学生明白活动的步骤。教师在交代活动或任务时所使用的英语应该尽量简单,让学生听得懂,必要时做示范以帮助学生理解。其次,要让学生明白活动的目的。比如在学习了一篇关于环境污染的课文之后,为了让学生学习使用课文中的语言项目设计一个看图写句子的活动,教师可以这样讲明目的:The idea of this activity is to see how well you can use the words and expressions we’ve learned in this text.明白了活动的步骤和目的,学生就会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从而提高活动的功效。第三,课堂教学环节的过渡要自然、顺畅,教学活动的难度要有层次。
(二)学生主动学习的促进者
新课程要求教师不要一味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而应该激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究,自己去探求知识,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方面,教师可采取多种措施,如提出问题,其难度在学生英语水平之内或略微高出;引导学生归纳语言知识,比如在讲授定语从句的时候,教师先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带定语从句的句子,让学生在理解意义和结构的基础上对句子进行分析,找出规律,总结出定语从句的构成。
(三)学生语言实践的指导者
在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教师要能指明方向、提供资源、提供选择、帮助判断并给予鼓励。在指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时候,教师要始终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关注学生的表达及反应,只有当学生需要的时候才给以适当的帮助。如果就某个话题进行讨论,在学生热烈发言的时候,教师是一个倾听者,一边听一边记下学生发言的要点以及严重的语言错误;当学生因不知如何表达而卡壳的时候,教师及时地进行引导;对于学生的优秀表现教师应给以肯定和称赞;当讨论中出现长时间的沉默时,教师应提出问题把学生的思路引上轨道;在学生发言结束后,教师对学生发表的观点给以反馈,并对严重的语言错误加以指正。在现实教学中,很多教师习惯于在学生活动过程中频繁插话,这是不恰当的。
(四)语言训练活动的监控者
现代教育观念认为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关系。但是,教师仍需注意对课堂活动进行适当监控。在语言的三种练习形式即机械练习、有意义的练习和交际性练习中,机械练习的目的是加强语言的准确性。在进行机械练习时,教师必须控制学生的语言,并引导学生用正确的语言形式进行表达。在进行有意义的练习时,教师也不能忽视语言错误。但是,在进行交际性练习的时候,教师就不能一听到语言错误就打断学生,而是应把注意力放在内容上,看学生能否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当然,对于严重的语言错误应该在交际活动完成之后以婉转的方式指出,但不必要求学生立即重复正确的语言形式。
另外,教师还应该控制课堂活动的时间。教学是按计划进行的,有时课堂上突发的情形要求教师必须灵活地调整教学计划,但调整的幅度必须有一定控制。原来计划用五分钟进行的活动,由于学生兴致很高,结果进行了十分钟还未结束。如果该项活动的目的已经达到,并且如果再延长时间有可能影响到下一步教学的话,教师就应该以不打击学生情绪的方式停止该项活动。假如某个学生发言时间过长,使别人没有机会发表意见,教师也可以找准时机委婉地打断他,比如:“Good.What you said is interesting.Now do you want to see what other people are thinking about it?”有效地控制课堂活动时间是完成教学计划的保证。
当然,当大部分学生的理解、认知或语言实践活动没有按预期完成时,就要更改教学进程,增加学习时间或调整教学方法。
(五)规范语言的示范者
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必须是规范语言的示范者。教师用英语授课,其本身就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输入,经常性的错误语言输入必然导致错误的语言输出,这种错误的表达会使学生养成一种习惯,若要改正就需要花费很大的努力。教师的任务不仅是帮助学生使用正确的语言,教师自己也要始终使用正确的语言。
(六)语言实践活动的参与者
教师除了组织、指导、控制语言实践活动之外,还需要参与到活动之中。教师的参与应该起到解决疑难或者示范的作用。在角色扮演中,教师可以扮演一个对学生来讲有难度的角色,使用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表达学生不会表达的意思,从而使活动顺利进行下去。在进行讨论时,教师也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允许学生质疑和反驳。参与语言实践活动时,教师是一个平等的参加者,是合作者,而不是支配者,切不可唱独角戏。
(七)学习活动的评价者
评价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评价能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为因材施教提供依据,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在课堂上,教师要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全面的评价,对所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对存在的问题也要给予反馈。无论是成绩还是问题,归根结底都与学生本身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学习习惯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关。因此,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是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反之,其能促进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
评价学生课堂学习的具体内容要以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依据。比如,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细节,并能够根据上下文和句子结构猜测某些单词的词义”,那么,在评价的时候,教师首先应该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对于正确的理解及适当的阅读技巧的运用给予肯定,对于理解错误或阅读中遇到的困难进行分析,找出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如是否集中注意力,是否有词汇或语法困难,是否缺乏背景知识,阅读速度是否适当,是否懂得相应的阅读技巧等,然后将原因反馈给学生并给予指点和鼓励。评价应有益于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有益于帮助学生根据阶段性学习目标和自己的学习情况确定并采用恰当的学习策略,有益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