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要按新的课程理念实施教学设计。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第一步。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方法,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和开发课程资源,明确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角色,以及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其目的都是达到教学目标。首先,我们应明确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然后以此为依据设计具体的教学目标。

(一)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

《英语标准》明确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因此,为了实现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我们必须把以上五个方面素养的培养贯穿在日常教学中。

五方面素养在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其中语言技能是能够运用语言的前提,语言知识是准确运用语言的保证。假如某学生说“My father don’t like chicken.I like fish.”他清楚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思,我们说他能够运用英语,但是他的句子语法上有错误,语言的运用不够准确。如果他学习了相关的语法知识,并且进行了足够的运用语法知识的训练,就会减少甚至避免出现类似错误的机会。

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障。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不可分割。语言是文化的主要载体,文化体现在语言之中。不了解一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在使用这种语言进行交际时,就难免会出现误解甚至尴尬的局面。在中国,如果一个朋友买了一辆车,你询问一下价钱是很正常的事,但如果你向一个英国人或美国人问道:“How much did the car cost you?”他会感到很不舒服,觉得你在打探他的隐私。实际上,在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运用外语进行交际可以说就是跨文化的交际。若要得体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就离不开文化意识的培养。

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积极的情感态度是学习的驱动力。积极向上的情感,活泼开朗的性格,有助于学生积极参加语言学习活动;浓厚的学习兴趣,持久的学习动机,能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坚强的意志,充足的自信心,有利于学生克服英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良好的师生情感交流,和谐的学习气氛,有助于学生大胆地进行语言实践并表达自己的观点;积极的合作意识能够促进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先决条件。当今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素质教育的实现要靠各学科教学的共同努力。在英语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能够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掌握了恰当的学习策略的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他清楚为了达到某一目标应采用哪种学习方法、利用哪些学习资源以及怎样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学习策略的形成将为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具体教学目标设计

在日常教学中,设计具体的教学目标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明确各层次、各级别的教学总目标

教师首先应该了解《英语标准》对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所规定的具体内容和标准,并根据学生的情况确定应该达到的级别要求(六级、七级、八级还是九级),然后制定出一个模块、一学期、一学年或高中三年的教学规划,明确各阶段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例如,如果按照六级目标的要求培养学生,那么在“读”的技能方面就要达到:能从一般文字资料中获取主要信息;能利用上下文和句子结构猜测词义;能根据上下文线索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能根据阅读目的使用不同的阅读策略;能通过不同信息渠道查找所需信息;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8 万词以上。

2.模块教学目标

模块教学是此次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模块既是教学实施的单位,又是教学评价的单元。经过10 周的教学,学生经过考评将获得两个学分。教师要根据总体教学目标、分级要求和话题范围,设计出模块的教学实施计划和达标要求。要制定评价改革的方案,确保将形成性评价和模块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参见本书教学评价部分),科学地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表现。

此外,高中第一学期往往只开设必修课程,但选修系列的内容应事先确定。

3.单元教学目标

明确了一定阶段的教学总目标之后,接下来就是分析教材,设计单元教学目标。每一个单元的话题和体裁不同,具体教学目标也就不同,但无论怎样,都应该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五个方面考虑。通过对一个单元的内容进行分析,设计出在各方面应该达到的目标:①在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方面能够做什么。②应该了解和掌握哪些语言知识并把语言知识运用在交际中。语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语音、功能和话题。③通过该单元的学习应该了解哪些社会文化知识。④在情感态度方面能够做什么。情感态度包括动机、兴趣、自信、意志、合作精神、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⑤通过该单元的学习应该掌握哪些学习策略。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

4.设计一节课的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要通过每一节课的教学来实现。由于一节课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因此,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不可能设计得过多,而是应该具体,可以实现,并且可以得到验证,也就是说,在这节课结束的时候能够让师生双方知道这些教学目标是否已达到。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例如,针对关于环境污染的一篇对话课文可以设计以下教学目标:

(1)To have the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main idea and important details of the dialogue by listening,reading and discussing.

(2)To have the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new lexical items and guess the meanings of some words from the context.

(3)To enable the students to express their opinions on the environment pollution by using the expressions from the text.

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涉及语言技能(听、读、说)、语言知识(词汇、话题)及学习策略(认知策略)。

另外,有些教学目标不必每一节课都专门列出,因为它们是日常教学的组成部分,如合作精神的培养。合作精神不是靠一两节课就能培养出来的,需要教师不断地为学生创造机会、设计任务和活动,使他们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学会与人合作。无论怎样设计具体的教学目标,我们的指导思想始终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简要地说,就语言能力发展而言,要实现学生爱学、会学、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