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2025年09月26日
5.1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1)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三峡库区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地跨重庆市和湖北省两个区域,功能区内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重庆段的经济增长比较快,经济增长率均较高(3.79~4.65倍),湖北段的经济增长稍慢(2.2~4.07倍),且各县的人均GDP相差较大,其中夷陵区的人均GDP最高为35038.46元/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三峡库区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内云阳县内因为总人口数最多,因此人均GDP仅为6400.28元/人。
(2)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仍然突出
三峡库区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的城镇开发比较严重,建设用地增加较快尤其交通用地和居住地的增长率更大,分别增长了61.9%、33.61%,人为活动较为强烈,对生态环境的干扰也越来越明显,虽然2000~2010年间三峡库区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的格局质量有变好趋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有增加趋势,但是经济发展、城镇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还较为突出。
(3)部分区域土壤侵蚀状况依然严峻
从整个区域来看,三峡库区水土保持能力在逐年增强,但部分地区的土壤侵蚀依然严峻,从以上对水土流失的空间分布结果来看,以重庆段的侵蚀较为强烈,湖北段土壤侵蚀较弱,即侵蚀较为严重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重庆市的巫山县、奉节县和云阳县,这三个县境内的侵蚀主要分布在长江沿岸,主要由于重庆段的人口较为密集,人类活动频繁,江岸宜于农业耕作,造成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