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2.2.1 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2000年、2005年、2010年阴山北麓草原生态功能区一级生态系统景观格局特征、各类型格局特征和一级生态系统斑块平均面积如表4-2-5~表4-2-7所示。通过表4-2-5可以看出:一级生态系统的区域斑块总数、斑块平均面积、斑块聚集度等均没有明显的变化,表明景观结构相对稳定,没有明显的聚集或分散的趋势。

4-2-5 一级生态系统景观格局特征及其变化

978-7-111-60030-5-Part04-23.jpg

4-2-6 一级生态系统类型格局特征及其变化

978-7-111-60030-5-Part04-24.jpg

由表4-2-6各类型指数来看,本区域各时期斑块数最多的均为农田斑块,且2000~2010年来各时期湿地的平均斑块面积、边界密度和聚集度指数没有发生太大变化,显示整体的破碎化程度没有得到较大的改观。本区域斑块数其次的是草地斑块,但2000~2010年来斑块数有所增加,各时期湿地的平均斑块面积、边界密度和聚集度指数没有发生太大变化,显示整体的破碎化程度没有得到较大的改观。森林的斑块数、平均斑块面积、边界密度和聚集度指数没有发生太大变化,显示整体的破碎化程度没有得到较大的改观。农田的斑块数、平均斑块面积、边界密度和聚集度指数没有发生太大变化,显示整体的破碎化程度没有得到较大的改观。城镇类型的斑块数2000~2010年来斑块数、平均斑块面积、边界密度和聚集度指数没有发生太大变化,显示整体的破碎化程度没有得到较大的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