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城镇化建设
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的城镇人口较少,乡村人口相对较多,整体城镇化率较低,2010年城镇人口438.96万人,农村人口87万人。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2010年城镇化率为16.41%。其中,以马尔康县城镇化率为最高,达到50%,剑川县的城镇化率为最低,仅为5.56%。如图5-1-14所示。
2000~2010年间,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的城镇化率呈略微下降趋势。各县的城镇化率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波动变化,其中康定县、泸定县、道孚县、稻城县、木里藏族自治县、汶川县、茂县、平武县、炉霍县、甘孜县、德格县、白玉县、巴塘县、壤塘县、香格里拉县、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福贡县、维系傈僳族自治县、勐腊县、泸水县、剑川县的城镇化率均有所下降,其他县域的城镇化率均保持不变或有所增加。如图5-1-15所示。
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的建设用地类型主要以居住地和交通用地为主,且在2000~2010年间居住地和交通用地的面积呈增加趋势,工业用地的面积相对较少,在2000~2010年间也呈现出增加的趋势。
图5-1-14 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各县城镇化率图(2O1O年)
图5-1-15 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各县城镇化率变化图(2OOO~2O1O年)
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建设用地各类型中,居住地面积最大,2010年面积为279.6km2,其次为交通用地,所占面积为65.9km2。如图5-1-16和图5-1-17所示。
图5-1-16 建设用地各类型面积图(2000年、2005年、2010年)
图5-1-17 建设用地各类型面积比例变化图(2000年、2005年、2010年)
2000~2010年,工业用地的面积增加最快,面积增加了130.77%;交通用地增加了15.01%,居住地增加了30.90%。如图5-1-18所示。
图5-1-18 建设用地各类型面积增长率(2000~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