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  植被覆盖度

2.3.1 植被覆盖度

(1)森林生态系统郁闭度(见表5-2-8)

5-2-8 2000~2010年森林生态系统平均郁闭度(%)

978-7-111-60030-5-Part05-26.jpg

2000~2010年,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森林生态系统的平均郁闭度均为70%~75%,处在较高级别,总体变化不大。但2000~2010年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森林生长季的年均郁闭度表现为上升趋势。

根据表5-2-9可以得出:在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森林植被郁闭度在生长季大部分处于较高(60%~80%)和高级别(80%~100%),处于较低(20%~40%)和中等级别(40%~60%)的较少,低等级的极少。2000~2010年,中级以下郁闭度的森林面积表现为下降趋势,较高郁闭度级别的的森林面积表现为波动状态,高级别表现为上升趋势,表明2000~2010年间森林郁闭度在向较高级别转化。较高级别的森林郁闭度在2010年达到最大。

5-2-9 森林生态系统平均郁闭度各等级面积及比例

978-7-111-60030-5-Part05-27.jpg

(续)

978-7-111-60030-5-Part05-28.jpg

森林生态系统的郁闭度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境内区县和川西高原东部和南部区域,从西北向东南方向郁闭度呈升高趋势。低郁闭度森林主要分布于横断山区金沙江干热河谷区。2000~2010年森林郁闭度变化不大,主要是西北部中等郁闭度森林向较高郁闭度转化。

2)草地生态系统覆盖度

从表5-2-10可以看出: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的草地质量2000~2010年均处在中等覆盖度水平,草地覆盖度最高的年份是2010年,为47.90%,最低年份出现在2005年,为43.65%,2000~2010年草地的覆盖度总体呈现升高趋势,说明功能区内部草地质量在上升。

5-2-10 2000~2010年草地生态系统平均覆盖度(%)

978-7-111-60030-5-Part05-29.jpg

根据表5-2-11和图5-2-1可以得出:在生长季,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草地植被覆盖度在各等级均有分布,其中分布在中(40%~60%)和较低(20%~40%)级别的面积较多,而处于高(80%~100%)级别的则非常少。2000~2010年,中等及较高级别的草地面积增加,低和较低级别的草地面积呈减少趋势。

5-2-11 草地生态系统平均植被覆盖度各等级面积及比例

978-7-111-60030-5-Part05-30.jpg

(续)

978-7-111-60030-5-Part05-31.jpg

978-7-111-60030-5-Part05-32.jpg

图5-2-1 草地生态系统平均植被覆盖度各等级比例

在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川西高原,以及川西高原与云贵高原交接处,分布呈现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少的趋势,在南部云南境内的四个县几乎没有草地的分布。从草地质量分布的空间趋势可以看出,北部的草地质量好于南部,草地最差的地区位于功能区西南部,该区域处于金沙江沿江区域,尤其是得荣县和德钦县交界处,位于干热河谷区域,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是造成草地质量较低的重要原因。2000~2005年草地质量升高明显。2005~2010年草地质量有所提升。因此功能区内草地质量在2000~2010年间有好转趋势。

2000~2010年,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草地生态系统覆盖度的变异系数在0.09%~0.16%,变化幅度微小。如表5-2-12所示。

5-2-12 2000~2010年草地生态系统植被覆盖度平均变异系数

978-7-111-60030-5-Part05-33.jpg

(3)灌丛生态系统覆盖度(见表5-2-13)

5-2-13 2000~2010年灌丛生态系统平均覆盖度(%)

978-7-111-60030-5-Part05-34.jpg

2000~2010年,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灌丛生态系统的平均覆盖度在55%~59%,大部分处于中等级别。2000~2010年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灌丛生长季的年均覆盖度波动明显,表现为上升趋势。

根据表5-2-14和图5-2-2可以得出:在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灌木植被覆盖度在生长季大部分处于中(40%~60%)和较低级别(20%~40%),处于低(0~20%)和高级别(80%~100%)的较少。2000~2010年,高级别和较高级别的灌丛面积表现为明显的下降趋势,中等及高级别的灌丛面积表现为上升趋势,表明2000~2010年间灌丛覆盖度有变好的趋势。

5-2-14 灌丛生态系统平均植被覆盖度各等级面积及比例

978-7-111-60030-5-Part05-35.jpg

978-7-111-60030-5-Part05-36.jpg

图5-2-2 灌丛生态系统平均植被覆盖度各等级面积及比例

在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灌丛主要分布在四川境内。灌丛分布比较集中且质量较好的县包括天全县、宝兴县、平武县和北川县等,这些县均处于功能区东缘,勐海县境内没有灌丛分布,勐腊县的分布也极少。2000~2005年灌丛的质量有略微下降,较低级别的灌丛变化不大,2005~2010年灌丛质量有所上升,2010年的灌丛质量仍然高于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