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  人为胁迫因素

5.2.2 人为胁迫因素

人类活动就是对土地利用的过程,土地利用变化与人类生产活动密切相关,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人为胁迫因素主要包括开垦耕地、砍伐林木、城乡建设、开采矿山、污染排放等几大方面,通过对三峡库区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的土地利用进行分析,得出三峡库区人为胁迫因素主要体现在城镇扩张、开垦耕地等方面。

(1)城镇开发较快

从表1-5-1中可以看出,在2000~2010年间城镇的面积增加了接近86.8km2,增加了接近40%,三峡库区的城镇化发展非常迅速,尤其在2005~2010年期间增速最快。

1-5-1 农田和城镇面积及比例

978-7-111-60030-5-Part01-72.jpg

从表1-5-2中可以看出,在三峡库区水土保持功能区城镇面积的2000~2010年变化主要由于居住地、采矿场和交通用地的急剧增加而引起。

1-5-2 居住地和工矿用地面积及比例

978-7-111-60030-5-Part01-73.jpg

三峡库区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2000~2010年间居住地的扩张非常迅速,面积增加了约40%,主要是重庆段的三个县增加的比较多。而交通用地的增加以湖北的夷陵区、长阳等县为最多。采矿场主要以重庆段的三个县开发较为严重。

(2)耕地变化

由表1-5-3可以看出,在2000~2010年间耕地主要与森林、草地、湿地和城镇相互转化。其中,转化为湿地面积为最多,其次是转化为城镇面积,转化为城镇面积主要是体现在居住地、采矿场和交通用地的增加上,而其他类型转化为耕地面积较少。

1-5-3 三峡库区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耕地转移矩阵

978-7-111-60030-5-Part01-74.jpg

2000~2010年间耕地面积的减少主要发生在重庆段的三个县,湖北省面积减少主要在秭归县、巴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