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 自然因素
2025年09月26日
5.2.1 自然因素
(1)降水年际波动较大,旱涝灾害频繁
三峡库区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处在南温带和亚热带过渡地带,降水集中于夏季,旱涝灾害频发,且三峡库区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年际降水量呈较大波动,2006年降水量最低,为845.8mm,降水量最高值为1321.33mm,出现在2007年,2000~2010年以来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132.85mm。从线性回归结果来看,降水整体呈下降趋势。三峡库区重庆段是著名的伏旱区,同时也是暴雨集中的地区,在加上特殊的地质条件,常常引发山洪暴发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严重危害了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如图1-5-1所示。
图1-5-1 2000~2010年间主要气象要素变化趋势
(2)地形地貌复杂,土壤肥力差
三峡库区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地形地貌十分复杂,地势起伏大,海拔高度在0~4919m,奉节以东为渝鄂边境山地,崇山峻岭,沟壑纵横,耕地较少,土质很差,生产、生存条件恶劣。奉节以西属四川盆地边缘的渝东低山丘陵区,山地起伏绵延,土质也较差,且保土蓄水能力差,水土流失较为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