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生态环境问题诊断

5.1 生态环境问题诊断

(1)人口负荷大,经济压力较重

该功能区2010年总人口达到1128万人,属于人口多、人口负荷较大、人口发展较快的区域。且功能区内人口分布不均匀,其中以乐业县和天峨县的人口最少,都仅为17万人。平均人口密度158.07人/km2,且人口密度最低的县为天峨县,仅为53.19人/km2,人口密度最大的县为上林县,为262.17人/km2。功能区内人口的激增,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加大了对耕地面积、居住地面积的需求,但在研究期间出现耕地的缩减造成了人口负荷与耕地之间矛盾的现象。

(2)生态质量略有下降,部分区域土壤侵蚀加剧

桂黔滇石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是我国石漠化最为严重的区域,《全国主体功能区划》把该区域划为限制开发区。2000~2010年功能区内高等级草地面积有减少趋势,草地生态环境质量有下降趋势。部分区域的土壤侵蚀有加剧的趋势,侵蚀加剧的区域主要发生在功能区中北部和东南部区县,以平塘县、罗甸县、都安县、大化县、凌云县、东兰县和凤山县等县的侵蚀加剧最为明显,且部分区域都存在大片中度及以上的侵蚀。

(3)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桂黔滇喀斯特石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是以岩溶环境为主的特殊生态系统,是我国石漠化最严重地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多为山洪地质灾害和水土流失易发区,服务功能类型以土壤保持功能为主,本功能区从2000~2010年间,土壤保持功能减弱,土壤流失严重,生态系统退化问题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