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1.3.2 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1)经济发展趋势

阴山北麓草原生态功能区2000~2010年的地区生产总值有一定程度的增加,2000~2010年间增长了9.01倍,但与全国的经济增长速度相比,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05倍),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快。各县2000~2010年的GDP增长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2000~2010年间的经济发展最快,2000~2010年间经济增加了15.18倍。该功能区的人均GDP在2000年为4310.76元/人,2010年增加到36698.06元/人,2000~2010年间增加了32387.3元/人,增加了近8.51倍,远高于全国的人均GDP增长率平均水平3.83倍。其中,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的人均GDP增长率最高,为14.57倍。如图4-1-6所示。

978-7-111-60030-5-Part04-6.jpg

图4-1-6 各县GDP增长率图

2000~2010年间,阴山北麓草原生态功能区的GDP和人均GDP都有不同程度增加。该功能区的人均GDP在2000年为4310.76元/人,2010年增加到36698.06元/人,2000~2010年间增加了32387.3元/人,增加了近8.51倍。可见,阴山北麓草原生态功能区的人均GDP2000~2010年间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人民经济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如图4-1-7~图4-1-9所示。

978-7-111-60030-5-Part04-7.jpg

图4-1-7 各县人均GDP增长率图

(2)人口变化(如图4-1-10~图4-1-12所示)

2000年该地区的人口总量为92.84万人,2010年达到98.24万人,增加了约5.4万人,增幅为4.19%,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5.8%。2000~2010年间,阴山北麓草原生态功能区的人口增长速度均很慢。

978-7-111-60030-5-Part04-8.jpg

图4-1-8 阴山北麓草原生态功能区GDP变化图(2000~2010年)

978-7-111-60030-5-Part04-9.jpg

图4-1-9 人均GDP变化图(2000~2010年)

978-7-111-60030-5-Part04-10.jpg

图4-1-10 阴山北麓草原生态功能区各县人口增长率图

978-7-111-60030-5-Part04-11.jpg

图4-1-11 阴山北麓草原生态功能区人口变化图(2000~2010年)

978-7-111-60030-5-Part04-12.jpg

图4-1-12 阴山北麓草原生态功能区人口密度变化图(2000~2010年)

2000~2010年间,阴山北麓草原生态功能区人口呈增长的趋势,人口密度基本保持稳定,但远远低于全国平均人口密度水平。

(3)产业结构变化

阴山北麓草原生态功能区2000~2010年间的三产比例有所调整。2000年、2005年、201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分别为40.03亿元、28.35亿元、50.88亿元,所占比重分别为49%、25%、14%,第一产业所占比例变化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0.36亿元、55.92亿元、239.46亿元,所占比重分别为26%、49%、66%,第二产业所占比例呈增加的趋势;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0.09亿元、30.57亿元、70.18亿元,所占比重分别为25%、27%、19%,第三产业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如图4-1-13所示。

978-7-111-60030-5-Part04-13.jpg

图4-1-13 阴山北麓草原生态功能区三产比例变化图(2000~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