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 人为胁迫因素
2025年09月26日
5.2.2 人为胁迫因素
阿尔金草原荒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以荒漠化土地为主,地力较差,近年来随着功能区内人口数量增加,维持当地居民生活的可利用土地,尤其是耕地较少,使得人地矛盾较为突出,大规模的超载放牧、毁草开荒种地、城镇化发展等人为活动逐渐加大,造成本功能区土地退化。
(1)耕地变化及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
通过对生态系统二级类型的相互转化进行研究,分析功能区内农业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结果,表3-5-1中正值表示其他地类向耕地转化,负值表示耕地向其他地类转化。从表3-5-1中可以看出,2000~2010年区内耕地增加了183.5km2,增幅为55.78%,说明2000~2010年间功能区内耕地大幅增加,农业活动扩张趋势明显。耕地增加主要是占用阔叶灌丛和草地,有少量耕地被用作了园地和扩建居住用地。
表3-5-1 耕地变化分析 (单位:km2)
表3-5-2给出了耕地面积与人口经济对比分析。从表中可以看出,耕地面积变化与人口和第一产业均呈增长趋势。人口与第一产业的增速大于耕地面积的增长,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也在增加。由于第一产业的发展与耕地面积直接相关,因此区内耕地面积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是第一产业的发展(即经济因素)。
表3-5-2 耕地面积与人口经济对比
(2)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从表3-5-3中可以看出,2000~2010年间功能区内由于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使得功能区内居住地面积增加了20.2km2,增幅为90.1%,工矿用地增加了66.2km2,增幅为192.44。可见,区内工业在2000~2010年间发展十分迅速。其中居住地的增加,主要是占用草地和耕地,工矿用地增加全部来自于荒漠。
表3-5-3 2000~2010年居住和工矿用地变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