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 净初级生产力
(1)森林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见表2-2-16)
表2-2-16 2000~2010年森林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 [单位:gC/(m2·a)]
2000~2010年,桂黔滇喀斯特石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森林生态系统的净初级生产力值在915.5~1019gC/(cm2·a),总体变化不大。2000~2010年桂黔滇喀斯特石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森林生态系统年净初级生产力表现为波动下降趋势。
森林是该功能区主要生态系统类型之一,根据表2-2-17、图2-2-4可以得出:在桂黔滇生态功能区,森林生态系统在功能区全境均有分布,其中北部威宁县和赫章县森林净初级生产力明显低于其他县区。桂黔滇森林净初级生产力主要位于较高水平,面积在23233km2以上,面积比例高于70%。但2000~2010年间,功能区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增加或减少趋势不明显。
表2-2-17 森林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各等级面积及比例
图2-2-4 森林生态系统NPP各等级面积比例
(2)草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见表2-2-18)
表2-2-18 2000~2010年草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 [单位:gC/(m2·a)]
2000~2010年,桂黔滇喀斯特石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草地生态系统的净初级生产力值在773.84~867.25gC/(cm2·a),总体变化不大。2000~2010年桂黔滇喀斯特石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草地生态系统年净初级生产力表现为波动下降趋势。
森林是该功能区主要生态系统类型之一,根据表2-2-19、图2-2-5可以得出:在桂黔滇生态功能区,草地生态系统主要分布于功能区北部区县和西南部区县,低等级的草地主要分布于北部威宁县和西南文山县。生产力主要位于中级和较高级水平,较高级草地面积不低于58845km2,比例占草地面积总比例50%以上。但2000~2010年间,功能区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呈现波动状态,没有明显的增减趋势。
表2-2-19 草地生态系统年净初级生产力各等级面积及比例
图2-2-5 草地生态系统NPP各等级比例
(3)灌丛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见表2-2-20)
表2-2-20 2000~2010年灌丛生态系统年净初级生产力 [单位:gC/(m2·a)]
2000~2010年,桂黔滇喀斯特石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灌丛生态系统的净初级生产力值在865.03~967.54gC/(cm2·a),总体变化不大。2000~2010年桂黔滇喀斯特石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灌丛生态系统年净初级生产力表现为波动下降趋势。
根据表2-2-21、图2-2-6可以得出:在桂黔滇喀斯特石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灌丛的覆盖度在各个生产力级别均有分布,以较高级最多,中级其次,这两个生产力级别的草地面积比例占到97%以上,面积16900km2以上。这两个级别的面积比例之和呈现增加趋势。
表2-2-21 2000~2010年灌丛生态系统NPP各等级面积及比例
(续)
图2-2-6 灌丛生态系统NPP各等级面积及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