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2.2.1 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2000年、2005年、2010年藏东南高原边缘森林生态功能区一级生态系统景观格局特征、各类型格局特征和一级生态系统类斑块平均面积如表6-2-6和表6-2-7所示。通过表6-2-7可以看出:一级生态系统的区域斑块总数、斑块平均面积没有明显的变化,表明景观结构相对稳定,没有明显聚集或分散的趋势。

6-2-6 景观格局特征及其变化

978-7-111-60030-5-Part06-24.jpg

6-2-7 一级生态系统类型格局特征及其变化

978-7-111-60030-5-Part06-25.jpg

(续)

978-7-111-60030-5-Part06-26.jpg

由表6-2-7各类型指数来看,本区域各时期斑块数最多的均为灌丛斑块,且2000~2010年来斑块数有少量减少,平均斑块面积变化不大,边界密度和聚集度指数略变大,显示灌丛类型的聚合度少许增加,景观斑块趋于集中或连片。本区域斑块数其次的是草地斑块,2000~2010年来斑块数有所减少,平均斑块面积在增加,边界密度和聚集度指数没有发生太大变化,显示整体的破碎化程度略有改观。森林是区内面积比例最大的生态系统类型,其斑块数次于灌丛和草地,平均斑块面积明显高于其他生态系统类型,达到300km2以上,边界密度仅次于灌丛,聚合度达到95%,说明森林总体景观破碎程度小,且2000~2010年来森林的平均斑块面积和聚集度都有增加趋势。由于本区人口较少,分布零散,耕地和建设用地的破碎度较大,平均斑块面积均低于7%,聚合度在60%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