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  防风固沙功能分析

3.1.1 防风固沙功能分析

阴山北麓草原生态功能区2000年潜在风蚀量为3.66×1012t,实际风蚀量为6.51×1011t,防风固沙量为3.01×1012t;2005年潜在风蚀量为5.52×1012t,实际风蚀量为4.95×1011t,防风固沙量为5.03×1012t;2010年潜在风蚀量为2.83×1012t,实际风蚀量为1.89×1011t,防风固沙量为2.64×1012t。从表4-3-1中可以看出,阴山北麓草原生态功能区的防风固沙量在2005年有所增加,在2010年又有所减少,整体上呈现减少的趋势,说明阴山北麓的防风固沙能力2000~2010年间有所减弱。

阴山北麓草原生态功能区在2000年、2005年、2010年单位面积固沙量分别为3.11×107 t/(km2·a)、5.19×107t/(km2·a)、2.73×107t/(km2·a),单位面积固沙量2000~2010年间也呈现减少趋势。

4-3-1 阴山北麓草原生态功能区防风固沙功能

978-7-111-60030-5-Part04-47.jpg

从整个功能区分布来看,2010年乌拉特后旗防风固沙量比较低,乌拉特后旗东南部、察哈尔右翼中旗、察哈尔右翼后旗的防风固沙量比较高,固沙能力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