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本主义取向

四、人本主义取向

人本主义理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创立,代表人物还包括罗杰斯、罗洛·梅等。人本主义强调人的尊严、价值、自我选择、创造力,认为人有自我实现的能力。反对将人的心理低俗化、动物化的倾向。

当把人本主义的观点运用到绘画心理治疗上时,也强调在绘画这一过程中来访者自身的主动性和自我实现的能力,如绘画方案由咨访双方共同制定,更强调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内容,绘画过程可以是无结构的,可以从自由讨论开始。在评价环节,由来访者自身来评价自己的作品及创作过程等。

[1]MORRIS NE.Recent development in psychoanalysis[M].New York:McGraw-Hill,1984:6.

[2]叶浩生,杨莉萍.心理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33237.

[3]沈德灿.精神分析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7.

[4]王光荣.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演变及其影响[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03):6467.

[5]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自我与本我[M].林尘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149150.

[6]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自我与本我[M].林尘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162.

[7]叶浩生,杨莉萍.心理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33234.

[8]董秀娜.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综述[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5(04):3438.

[9]叶浩生.冲突·焦虑·防御——弗洛伊德的动力心理学[J].教育研究与实验,1987(01):7783.

[10]叶浩生.冲突·焦虑·防御——弗洛伊德的动力心理学[J].教育研究与实验,1987(01):7783

[11]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论艺术与文学[M].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9.

[12]付馨慧.从视觉角度看超现实主义——用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解析达利作品[J].科技信息,2011(11).

[13]叶浩生,杨莉萍.心理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44.

[14]卡尔·古斯塔夫·荣格.荣格作品集第一卷[M].张月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80.

[15]叶浩生,杨莉萍.心理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44

[16]卡尔·古斯塔夫·荣格.荣格作品集第一卷[M].张月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81.

[17]申荷永.荣格与分析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60

[18]卡尔·古斯塔夫·荣格.荣格作品集第一卷[M].张月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222.

[19]申荷永.荣格与分析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71

[20]STEIN M.Jung’s Map of the Soul:An Introduction[M].Chicago Open Court.1998:36.

[21]周丽芳.中日大学生空间象征理论的检验及抑郁的相关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

[22]卡尔·古斯塔夫·荣格.荣格作品集第三卷[M].张月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864

[23]卡尔·古斯塔夫·荣格.荣格作品集第三卷[M].张月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939

[24]卡尔·古斯塔夫·荣格.荣格作品集第三卷[M].张月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942—943

[25]艾伦·温诺.创造的世界—艺术心理学[M].陶东风等译,台北: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8:27.

[26]邱鸿钟.艺术心理评估与绘画治疗[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68

[27]王楚云.试论阿恩海姆的艺术治疗观[J].南方论刊,2012(10):53+48.

[28]孙培.绘画疗法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个案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