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图对人的影响
在中国古代,人们特别讲究风水,其实有些“风水”之说并不完全是迷信,很多时候,它指向环境对个体的心理状态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如果这种影响是长期而稳定的,那么这种心理状态就会转化为人的心理特质及人格特点。在某种程度上,“风水”就是一种立体的空间构造,人长期处于某种立体的空间构造中,心理状态和心理特质会受到明显的影响。比如,在传统风水中比较忌讳“横梁压顶”,所谓横梁压顶,指的是人们坐卧的地方,头顶上正好是根横梁。这是因为当人的上方时刻存在突兀的事物,个体就会产生压抑感,长期处于这种空间中,思维创造力就会受到影响,也会在工作中感受到压力,并影响休息。长此以往,身体状态和工作状态就会向负面的方向发展。
同样,人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质也会通过主动的空间配置反映出来。比如,一个性格外向开朗的个体,在选择房屋的时候,可能会选择巨大的玻璃落地窗,保证阳光充足、视野开阔,而且不喜欢窗子被遮挡,这种选择满足了其潜意识中和外界沟通交流的需要;而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个体,则倾向于选择较小的窗户,即使窗户较大,也倾向于配备厚重的窗帘或密集的防盗网,以满足其安全感的需要。此外,缺乏安全感的个体,如果条件允许,更倾向于在房子周围建造围墙或栅栏,满足其自我保护的需要。其中,典型的例子是天津五大道地区的建筑。
20世纪初,国内局势风云变幻,政治变革此起彼伏。天津的租界地区成了不少人的政治避风港,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后,很多清朝曾经的皇亲国戚、遗老遗少从北京迁来此地居住;北洋政府也有很多政治要人、下野政客如总统、总理、总长、督军、省长、市长也纷纷来此寻求安稳庇护。在那个政权动荡、变幻更迭的时代,居住者这种“寻求庇护”的心理,也投射在房屋的构造上。五大道地区的建筑很多都有高大的围墙,有些围墙甚至高达三四米。这充分体现了居住者求安求稳的心态,需要通过外在的空间设置和建筑构造来得到象征性的满足。
这类建筑的典型代表就是庆王府,高大而结实厚重的围墙,反映了居住者对安全感和庇护的心理寻求。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空间构造来探寻个体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质。绘画心理分析中的构图分析,所分析的就是作品中各种元素在二维平面纸张上的空间构图分布,这种二维分布也同样投射了创作者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