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分析

第四章 动态分析

动态分析,是指对绘画者创作过程和创作状态的分析。就创作过程而言,我们要把握的因素包括绘画者的创作顺序、停顿、涂改或推翻重画,及其他有意义的信息;就创作状态而言,我们需要了解绘画者在创作时整体的,或者创作局部内容时的个体意义、联想、感受、情绪等信息。

如果说静态分析是基于对集体无意识——原型的探寻。那么动态分析就是基于对个体无意识——情结的探寻。每个人的情结都以不同方式表现。在这个意义上,静态分析着重于适合大多数人的一般状况,它的局限性也在于此。比如,按照前一章所述的静态分析各参考象征标准,黑色象征着死亡、阴暗等信息,因此,在某种程度上,画面中的黑色往往象征着某种和衰败、恐惧有关的负面情绪感受。然而,如果有一位来访者在她的人际关系抽象画中,用大面积的黑色图形代表了她生活中所倾慕的某个异性,这是否一定代表了来访者潜意识中对对方的负面情绪的感受呢?经过交流后笔者才了解到,真实的情况是,来访者所倾慕的这位异性,喜欢穿戴黑色的衣物,来访者对这一点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还曾和共同的朋友在愉快的气氛中,调侃过他的服饰风格。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静态分析的局限性在于其过分重视标准和规则,而标准和规则却未必适合每一个具体的个体。只有当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的个体意义、联想、感受、情绪等信息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得到更加准确的和个体化的分析结果。

上例中经过面询的动态交流后,咨询师了解到,来访者在画面中所展现的是倾慕对象的穿衣风格,而穿衣风格是一种直观属性,是外显的、浅显的,有关一个人的外貌印象。因此,在进一步的动态交流中,咨询师将引导来访者去进一步觉察,在绘画作品中,为什么只有对对方外表、服装这种直观属性的表现,却缺乏对对方如个性、习惯等内隐属性的表现?通过这样一系列连续的动态分析,引导来访者去觉察与她自身个体无意识关系密切的个人情结。

除了静态画面信息之外,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咨询师还应对绘画创作过程进行把握。在绘画创作过程中先画什么、后画什么,绘画过程中明显的停顿现象等都包含丰富的个体无意识情结信息。

在绘画心理分析中,如何对个体无意识象征进行分析和探讨呢?荣格了解无意识信息可通过词语联想、梦的分析和积极想象等方法。在绘画心理分析实践中,可对这些分法进行调整改进,使之更加适合绘画心理分析过程。

在本章中,我们将重点探讨画面所包含的情结信息。包括对绘画过程的分析,以及在咨访互动阶段对画面的联想分析等。在联想分析阶段,将荣格的词语联想、梦的分析技术进行调整和改进后,用在了绘画心理分析中,旨在让这些经典技术更加适合绘画心理分析这一探寻无意识的形式。在绘画心理分析中,用得较多的是特征词联想技术和画面联想技术。特征词联想技术,是本书作者对荣格的词语联想技术进行调整和改进后的命名;画面联想技术,则是对梦的分析技术中的自由联想和直接联想进行调整和改进后的命名。